兩岸國際

摩崖造像遭噴漆 面目全非

摩崖造像始鑿於北魏晚期。 摩崖造像始鑿於北魏晚期。
摩崖造像始鑿於北魏晚期。
1400年歷史文物 巴中民眾稱穿衣還願
四川省巴中市南江縣有民眾為了還願,僱人替距今1,400多年的摩崖造像噴漆或塗上顏料,令文物面目全非。南江縣文物保護研究中心昨日通報,目前已聯繫有關方面專家,他們到場後將制訂修復方案,並評估造像價值及因塗污造成的損失。同時,公安機關正依法開展調查。
有網民周一發文稱,南江石飛河摩崖造像,被「虔誠」且無知的百姓塗污。圖片顯示,一些造像的蓮座、衣服、頭飾、手中器物塗上不同色彩,一龕七尊造像疑似全身塗上大紅漆油,令本來面目難以辨認,有部分造像則幸免於難。巴中市文物局工作人員早前表示,塗抹造像的顏料主要是丙烯類,目前已經邀請相關專家論證。
密林遮擋 發現於2017年
南江縣文物保護研究中心通報稱,經初步調查,本月6日,四川省閬中市居民李×華委託巴中市南江縣赤溪鎮金銀村村民王×國(李×華之母),請高塔鎮射洪寨村民岳×邦對石飛河部分摩崖造像塗色「穿衣還願」。事發後,當地立即對現場增加了保護措施,防止不當行為造成二次損害。被塗污的造像,是至今巴中境內發現的最早期摩崖造像。
石飛河造像分為A區與B區,共開鑿造像碑1通和造像龕16個,罕見地始鑿於北魏晚期,在初唐、武周和中晚唐又有續鑿。造像開鑿年代早,形成過程複雜,尤其是整體將地表天然石包開鑿為造像碑的特色作法,在四川地區尚屬孤例。造像位於南江縣赤溪鎮金銀村5社,因被高大茂密的樹木遮擋,2017年才發現。造像分別位於兩座裸露的紅沙岩上,文保部門為保護造像,特別在造像頂部加蓋雨棚,並安裝了監控設施。本報綜合報道
摩崖造像上色後面目全非。摩崖造像上色後面目全非。
摩崖造像上色後面目全非。
摩崖造像是珍貴文物,當局將進行修復。摩崖造像是珍貴文物,當局將進行修復。
摩崖造像是珍貴文物,當局將進行修復。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