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美政府內外俱失 中俄印擴展實力

美國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扶持及幫助重建戰後的歐洲和日本,當時是值得跟隨、信任的老大;但到今天,它連自己的盟友也謀求侵吞打壓,有分析認為,主要原因是美國軍事及經濟不斷轉弱,故此不能不侵佔盟友的利益,更以打壓方式以防被取替。國際上不少分析家指出,拜登政府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失敗的政府,帶來美國前所未有的衰敗,更令對手愈來愈強大。
美國及其盟友逐漸失勢下,如今只希望可拉攏印度,在金磚國家體系及「全球南方」產生破壞作用,特別是加劇中印的敵對競爭。不過,今年9月在印度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峰會,似乎看到中印建立了一定的默契。或許早在今年8月於南非舉行的金磚國家峰會,習近平就和印度總理莫迪建立共識,習不會出席G20峰會,避免在不成熟的時機會見拜登。
無法撼動普京政權
拜登政府被指最大的敗筆,是誘發了俄烏戰爭,如今烏克蘭、德國、歐盟都一團糟,連美國也一樣,推翻普京政權失敗,要令俄羅斯經濟及軍事潰敗亦失敗。隨着以巴衝突爆發,預期油氣價格飆升,俄羅斯經濟估計明年增長甚至比俄烏戰爭前更高。
此外,2014年之前,俄羅斯是糧食入口國,由於2014年西方報復俄羅斯收回克里米亞,對俄國實施制裁,俄羅斯則以農產品禁運令作回應,禁止西方的產品包括肉類、蔬菜、水果、芝士與奶製品進口。如今俄羅斯竟搖身一變成為世界糧食出口大國,這如同美國以為對中國實施晶片出口限制,就能有效制裁及打擊,但如今中國竟成功生產7納米晶片。西方國家完全低估中、俄的能力,亦向全世界宣揚這些理念,結果連自己也深信不疑。而西方的軍事及商業情報被嘲處於休眠狀態,連中、俄這些發展都無法掌握,又如何能有效對抗?
更有分析家批評美國政府搞出的鬧劇,是連同印度、美國、阿聯酋、沙特阿拉伯、法國、德國、意大利和歐盟,推出「印度-中東-歐洲經濟走廊」這龐大基建計劃,在G20峰會期間簽署了諒解備忘錄,共同承諾在2027年前共同籌資6,000億美元,以小巫抗衡中國「一帶一路」的大巫,沙特承諾提供200億美元作啟動。美國被質疑為何不是帶頭出資,難道只是想坐順風車,或是搞公關宣傳的無米粥?更確切的應是美國無利不為!
柏林自由大學哲學博士 史文鴻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