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戰爭打亂歐經濟 遺下爛攤難應對

歐盟的形成及存在主要依賴三根支柱,第一根是保持美國在局內(keep America in),目的是利用美國軍事實力保持歐盟成員國低軍費開支,並對美國市場保持良好的出口關係,提升經濟實力。
第二根是保持俄羅斯在局外(keep Russia out),除了借助美國軍事力量制衡俄羅斯,保持歐洲安全,更要抗拒俄羅斯加入歐盟,避免吸引歐洲工業技術加強其工業和高科技生產,藉此可維持歐洲工業產品及高級消費品銷俄,換取俄羅斯的平價油氣和自然資源,維持歐盟高經濟及生活水平。
第三根是保持德國被按在局下(keep Germany down),融和德國的強大經濟,產生協同效應,但不能使德國支配歐盟經濟大局。
如今歐盟這個理想完全破碎,首先是美國自特朗普2017年上台,一直迫使歐洲的北約盟國增加軍費,由當時整體GDP的1.3%,增加至整體GDP的2%。特朗普的施壓令歐盟內的北約成員國不勝其煩,本來以為拜登上台,向歐洲盟友表現親善,可讓大家鬆一口氣,但始料不及的是,拜登政府是好戰派,將戰爭帶到歐洲,消耗、打擊俄羅斯。
難與俄國能源脫鈎
特朗普口頭無法迫令歐洲的北約國增加軍費開支,到拜登卻變成成功使這群小弟大增軍事開支,以及經濟補貼烏克蘭,打代理人戰爭。剛開始時,歐洲這群小弟樂觀地以為烏克蘭有強大軍事實力,加上西方大力援助,以及經濟制裁俄羅斯,很快便可壓倒俄國。可是,俄羅斯至今在軍事及經濟上愈戰愈強,反而以巴衝突使美國傾向棄烏保以,歐盟如今擔心美國會由歐洲抽身,把爛攤子拋給歐盟。
在歐盟局外的俄羅斯,透過逐步主導俄烏戰爭,增加對歐盟的威脅,歐盟主戰派被主和派大肆挑戰,節節敗退。至於能源方面,歐盟要與俄國脫鈎根本難以成功,各大國仍然陽奉陰違入口俄國能源,匈牙利、斯洛伐克及奧地利等國,更抗拒抵制俄國能源。歐盟擔心歐洲今年再沒有去年的暖冬,而以巴衝突無法在短期內完結,國際能源價格將再大幅飆升,使歐盟經濟及政局更惡劣。
至於德國這「歐洲病夫」,今年經濟估計是0.5%負增長,而德國資金外逃中、美,也壓縮德國與歐盟其他成員國的經濟活動。有專家估計,德國來年經濟仍會負增長,將拖低歐盟整體經濟增長0.1%以上。
柏林自由大學哲學博士 史文鴻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