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人工繁殖中華鱘 個半月誕120萬條

工作人員觀察中華鱘魚卵發育情況。 工作人員觀察中華鱘魚卵發育情況。
工作人員觀察中華鱘魚卵發育情況。
【本報綜合報道】中國長江三峽集團2023年度中華鱘繁殖工作於上月底結束,歷時近一個半月,繁殖數量為其開展中華鱘人工繁殖工作40年來最高,共繁殖120萬條中華鱘魚苗。三峽集團所屬長江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耗時5年,實現中華鱘繁殖從「萬條」到「10萬條」再到「100萬條」的大幅跨越。
研究中心近年來系統研究了中華鱘親魚性腺發育調控、營養強化、規模化培育、親魚復健及保活等關鍵技術,建立以子二代中華鱘為主、年齡梯隊完備的人工種群梯隊,完善了魚類早期性別鑑定技術,探明關鍵因子對魚類生長發育的影響,對中華鱘人工種群進行精準調控,形成了完整的中華鱘全人工繁殖技術體系。
大規模放流長江 補充野生種群
中國自2009年起禁止科學研究捕撈野生中華鱘,在此情況下,研究中心率先突破了中華鱘全人工繁殖技術。其在連續多年取得中華鱘全人工繁殖成功同時,堅持每年向長江大規模放流中華鱘,有效補充了此一極危級物種的野生種群資源。
今年的中華鱘人工繁殖數創新高。今年的中華鱘人工繁殖數創新高。
今年的中華鱘人工繁殖數創新高。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