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台灣成立首個腦庫 病人遺愛造福社會

揭牌儀式在台大醫學院舉行。 揭牌儀式在台大醫學院舉行。
揭牌儀式在台大醫學院舉行。
歷經6年,台灣第一個腦庫「台大醫學院台灣腦神經組織人體生物資料庫」前日在台灣大學揭牌成立,未來將針對認知障礙症、葛雷克氏症等病患捐贈的腦部做研究,找到更準確的治療方式,或研發藥物救治病人。
針對治療認知障礙症等
全世界過去已經有150個腦庫,由於台灣沒有自己的腦庫,需要進行人類腦組織研究時,往往必須向美國等國申請,拿到的組織非常有限,都是病人手術後的剩餘檢體,且基因型、疾病樣態存在差異。腦庫成立的幕後推手,台灣腦庫協會理事長、台大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謝蒼松表示,台灣有自己的腦庫,才能回答自己的問題,因此建立台灣專屬腦庫有其必要性。他形容台灣腦庫是個大愛的計劃,起源於罕見疾病病友們的心願,有位病人每次回診都會告訴他:「我走了,但我希望我的腦神經組織可以留下來,提供醫學研究,開發新的治療。」
台灣神經罕見疾病學會理事蕭丞宗表示,腦庫的成立只是開始,後續如何運作,讓大愛發揮最大功效,更具挑戰。他指捐腦雖不像器官捐贈能直接救活另一名病人,但仍可造福社會,呼籲民眾加入捐腦行列。本報綜合報道
謝蒼松(右)形容台灣腦庫是個大愛的計劃。(中時電子報圖片)謝蒼松(右)形容台灣腦庫是個大愛的計劃。(中時電子報圖片)
謝蒼松(右)形容台灣腦庫是個大愛的計劃。(中時電子報圖片)
圖為切腦用的刀具。(中時電子報圖片)圖為切腦用的刀具。(中時電子報圖片)
圖為切腦用的刀具。(中時電子報圖片)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