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憂慮美國不可靠 法德啟防衞核心

俄烏戰爭到如今巴以戰爭的出現,歐洲安全的考慮又再成為歐盟的重大議題,其實早於1992年,當時12個國家透過簽訂《馬斯特里赫特條約》成立歐盟開始,外交及安全政策的考慮被認定是歐盟經濟之外的第二及第三支柱。不過,由於當時英國強調北約對歐洲已提供足夠的安全保護,結果條約中歐洲安全問題只認定會員國要舉行定期諮詢及共同策劃應對策略,最明顯是2014年烏克蘭顏色革命,俄羅斯收回克里米亞後,歐盟議定共同制裁俄羅斯,而當俄羅斯於2022年2月24日對烏克蘭發動特別軍事行動,美國與歐盟更聯成一線加強全面制裁俄羅斯,大幅減少入口俄油氣,除了提供經濟援助,還分不同階段提升向烏克蘭供應先進武器裝備。
憂接援烏燙手山芋
巴以衝突如今卻使歐盟的外交及安全防衞出現了翻天覆地的改變。首先是美國全力支持以色列清剿哈馬斯,雖然美國總統拜登及國務卿布林肯均要求,以色列的全面轟炸及引軍入侵加薩,必須分清哈馬斯組織及平民百姓,但對於以色列實際上向加薩人民限制水、食物及能源供應,以及無差別狂轟濫炸,根本沒有加以阻止,當然還有在安理會對要求停火議案投下否決票。
而聯合國大會的休戰決議中,歐洲國家就表現分化,例如法國、西班牙及葡萄牙支持休戰提案,德國、英國、荷蘭及意大利棄權,但小國奧地利、克羅地亞、捷克及匈牙利就反對。這種情況已經使歐盟大國如德國及法國擔心,歐盟成員國在外交及安全問題無法統一意志,容易被大國如美國所操控及俄羅斯進行分化。
如今更令歐盟成員國擔憂的,是美國的弱勢使歐盟受威脅,巴勒斯坦和以色列衝突的出現及戰爭可能擴大化,已經使美國有意圖放棄烏克蘭轉向全力支持以色列,這不但使一直大力支持烏克蘭的成員國深感前功盡廢,也更擔心美國撒手不管,把援烏交給歐盟,使歐盟無法承受。歐盟成員國明顯不會繼續支持烏克蘭,也更不會得罪中、俄、阿拉伯及回教國家以至其他南半球國家而支持以色列。
問題是俄烏戰爭結局若是烏克蘭慘敗,不但使歐盟看透美政府的弱勢及背信棄義不可靠,更懼怕在多年軍事弱勢下將要和俄羅斯周旋。結果如今德、法兩國被迫計劃組織一個軍事核心共同發展軍備及軍隊,為歐洲防衞奠下基石。
柏林自由大學哲學博士 史文鴻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