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海水產氫獲突破 改進綠色能源

周鶴修(圖)帶領團隊取得海水產氫技術突破。 周鶴修(圖)帶領團隊取得海水產氫技術突破。
周鶴修(圖)帶領團隊取得海水產氫技術突破。
【本報綜合報道】台灣清華大學研究團隊日前利用冠狀醚捕捉海水中影響產氫效率的鈉離子,大幅提升海水產氫速率和產量,取得海水產氫技術突破,為發展綠色氫能源邁出重要一步。相關研究成果已在國際頂尖能源期刊發布。
海邊取材 實現零排放
由於海水中的大量鈉鹽常附在光催化劑的表面,若使用光催化劑來產氫會令產氫效率大打折扣。研究團隊因此研發出一種獨特技術,將冠狀醚引入高分子催化劑的結構,抑制鹽類引起的聚集現象,讓光催化後產生的電子順利與氫離子結合還原為氫氣。
清大化工系教授周鶴修表示,去除海水中鹽類對產氫製程造成的干擾後,產氫量是原來的2.5倍以上。他指實驗使用的海水採自新竹南寮漁港,技術成熟後可在海邊就地取材,利用海水和陽光產氫,實現零排放。
在海水中加入團隊研發的高分子催化劑後,透過光照即產生氫氣氣泡。在海水中加入團隊研發的高分子催化劑後,透過光照即產生氫氣氣泡。
在海水中加入團隊研發的高分子催化劑後,透過光照即產生氫氣氣泡。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