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巴以衝突戰與和 美國難逃成輸家

巴以衝突中,現時拜登提議要以軍推遲入侵加薩,先要看約220名被擄者可否獲得釋放,但德國參與中東人質談判的專家認為,最大可能性是在首階段以軍延遲入侵及談判下,哈馬斯會以人道理由先釋放50至60名非軍事人員,再看下階段的商議,當然兩階段哈馬斯會要求人質交換,也會要求以色列減低空襲。
從軍事角度,以軍拖延入侵是顧忌陷入二戰時德軍入侵史太林格勒式的戰鬥,熟悉環境的哈馬斯戰士會利用視野高點及多層地下設防,加上地雷及自動引發射擊及爆炸裝置,相反以軍裝甲車輛置身險境,難派用場,結果缺乏這類實戰經驗的以軍,傷亡比哈馬斯有機會更大。
經濟政治危機陸續浮現
阿拉伯世界明顯了解與以色列軍事衝突的目的,不可能是全面打敗以軍爭取建國,只是透過這類衝突掣肘以色列繼續開拓新殖民區擴張領土,並向全世界爭取同情,向阿拉伯及回教世界爭取經濟及軍事支援。這次哈馬斯入侵事件給予以色列一個極大的震驚,一向以為有軍事壓倒性的以國極右派政府,如今才體驗到原來哈馬斯可以對以色列本土有反客為主的入侵及強大打擊能力,而且今次無法抵擋的本土襲擊使以色列股市即時蒙受極大打擊,有社會條件的人民會陸續遷出,後續的經濟及政治壞影響還會陸續浮現,包括內塔尼亞胡政權可能被倒閣。
更可怕的,是以色列若大舉入侵加薩地帶,還會招惹北部黎巴嫩真主黨丶敍利亞、也門胡塞、伊拉克什葉派及阿富汗的塔利班的滲入參戰,當然背後還有強大的伊朗及整個回教世界的支持,更有中、俄對以色列會施以龐大壓力。
以政府看到的,是美國政府有心無力,拜登政府開始時口口聲聲說全力支持,並在安理會投下對停火的否決票,這使美國更形孤立,實際上也只是在包攬以政府戰爭與和平的決定權,如今美政府不但建議拖延以軍進軍加薩,其實還自身難保,因美軍在伊拉克及敍利亞西北油田的軍事基地均遇襲,還有土耳其軍隊入侵敍利亞的庫爾德區清剿美政府扶持的庫爾德分離主義勢力。相信巴以衝突只會打鬧一陣,雙方都會耗不下去,要尋找停火和議之路,但美國無法首尾兼顧肯定成大輸家。
柏林自由大學哲學博士 史文鴻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