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清墓骸骨揭纏足女性社會分工

洪洞西馮堡清代墓地(圖)多具女性骸骨有纏足。 洪洞西馮堡清代墓地(圖)多具女性骸骨有纏足。
洪洞西馮堡清代墓地(圖)多具女性骸骨有纏足。
【本報綜合報道】中國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上周四表示,考古人員對洪洞西馮堡清代墓地女性骨骼損傷和關節疾病的研究,揭示了纏足現象對古代女性社會生活的影響。纏足習俗早在北宋時已出現,在明清時期達到鼎盛。
西馮堡墓地共有145座墓葬,推測是從清初沿用至清末。其中93具女性骸骨中,74具有纏足。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楊及耘介紹,纏足女性除了骨骼肌肉系統較未纏足女性弱,在下肢骨骨關節炎上也有較高發生率及患病程度。
未纏足者多體力勞動工作
陝西、山西兩省在清代形成了區域性棉紡中心,這和當時北方女性普遍纏足的現象脗合。楊及耘指,在墓地的平民家族中,未纏足女性或更多承擔重體力勞動,如做飯、打掃院落乃至耕種;纏足女性則更多進行較少用下肢的紡織或女紅等工作。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