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以國非鐵板一塊 開明派暗湧爆發

雖然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先後執政15年,建立了龐大的極右派統治圈,但其實以色列的政治並非鐵板一塊,也有開明及多元化的一面,相信認識中東政治的人,都會懷念1995年被極右勢力行刺身亡的總理拉賓(Yitzhak Rabin),他今天還是以色列開明派追求和平的啟迪。
《國土報》(Haaretz)是以色列最長壽(1919年創刊)及具公信力和國際影響力的報紙,英文版在美國也和《紐約時報》國際版一起出版販售,最近它刊登的社論批評:10月7日的災難明顯是內塔尼亞胡的責任。他自視過高,以為自己對以色列的安全有豐富經驗,也委任國安及國防鷹派人物,不尊重巴勒斯坦人民的權利及生存,實行剝奪權利及侵吞土地的政策,但對今次(哈馬斯)攻擊完全失去應對能力。報章的意見版亦指出,以色列不可能計劃囚禁200多萬加薩難民而不用付出殘酷的代價。
忽略被俘者家屬意見
事實上,以色列公民由今次哈馬斯突襲事件,重新認知哈馬斯(被低估)及極右派以色列政府(被高估)的能力;反省後更察覺以國軍警自2007年哈馬斯控制加薩以來,由於慣常以小組武裝力量欺凌殘害幾乎毫無還手之力的巴勒斯坦群眾,結果他們廣泛淪為衝動的霸凌者,漸漸失去軍警應有的理性判斷力及自制能力。結果今次面對哈馬斯有計劃、有組織的軍事襲擊,以色列完全潰亂和不知所措,不少人成為犧牲者及被俘者。
如今以色列一些記者和政黨人士意識到,恐慌過後政府軍政建制內極度憤怒的情緒,以及強烈的報復意識,完全有遮蔽理性反省及應對的危險。而特別令事件中死傷及被俘者家屬不滿的是,內塔尼亞胡政府全面瘋狂叫囂及採取報復,反而忽略慰問及援助死傷者家屬,也忽略聽取被俘者家屬提出如何處理營救的意見,只是強行用軍事打擊,多於悉心協商,作為營救的手段,這將更容易犧牲被俘者的性命。
歐美及以色列一些分析家認為,如果以色列極右政府大舉入侵加薩及令人道災難惡化,再加上以軍大有可能在巷戰及地道戰中蒙受巨大犧牲,全面消滅哈馬斯及趕走巴勒斯坦人的機會渺茫,相信民眾在痛定思痛後,會有龐大的社會凝聚力逼內塔尼亞胡下台。
柏林自由大學哲學博士 史文鴻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