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逃避兵役嚴重 烏軍敗象已呈

俄烏戰爭開始時,西方傳媒大肆報道俄羅斯年輕人外逃以避免服兵役,對烏克蘭情況的報道則大不相同,宣揚烏克蘭年輕人在政府的號召下如何積極參軍,衞國抗俄。不過,經歷了近20個月的戰爭,美國、歐洲以至烏克蘭都出現戰爭厭倦症,一些西方傳媒亦不能不面對現實,特別是經歷了巴赫木特及如今羅博季涅的絞肉機式戰況,烏克蘭政府不斷徵召人民參軍,但烏軍還是出現嚴重兵源短缺及崩潰的問題。
老弱婦孺 無戰鬥力
最近「德國之聲」就開始一些面對現實的報道,首先是烏軍之中已經出現女性、病人,以及16、17歲和65歲以上的被徵召人士,這些人除了訓練不足、欠缺體力及往往毫無鬥志,更大問題是他們受現役軍人排斥,擔心這些人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戰場上這些老弱婦孺不單止無戰鬥力、易暴露行蹤遭俄軍打擊,更容易受傷而成為真正戰士的負擔。
而在徵召方面,現時也出現嚴重的貪污問題。有受訪者稱,烏克蘭負責徵召的團隊廣泛接受賄賂,可協助提供重要工作證明、健康狀況證書等免被徵召,一般要3,500美元,結果沒有錢、沒有關係或沒有社會身份就會被徵召,從軍變成是低下階層的惡運。低下階層如果還想逃避,或會到烏克蘭與羅馬尼亞邊境偷渡,羅國政府至今沒有遞解他們回烏克蘭的安排。不過,烏克蘭就有邊防人員阻截偷渡。
有受訪邊防人員指出,這種偷渡行為其實非常危險,除了有邊界圍欄不容穿越,這個山區也有黑熊出沒襲擊人類,故此常常出現因迷路飢渴、猛獸襲擊等意外死亡事件。至目前為止,已有15,000人被捕,被捕者若堅決不參軍,就要即時面對兩年到3年以上的監禁,其餘則要面對被派上戰場,幾乎沒有機會被安排更低死亡風險的軍事任務。
愈來愈多烏克蘭年輕人逃避兵役,亦與戰爭持續近20個月有關,社會上出現很多有關赴戰場的親友死亡或失蹤訊息,而受傷或有幸被安排休假回家短敍的官兵則描述戰場上的兇險及苦況,這都無法啟迪未上戰場的年輕人愛國從軍的信心。
此外,烏克蘭人民經歷了這段艱苦時期,對澤連斯基政權還在宣揚可擊敗俄軍收復國土,已經喪失信任。
柏林自由大學哲學博士 史文鴻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