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法蔑視尼軍政府 錯判形勢終敗走

今年初,非洲國家布基納法索驅趕法國大使及要求法國撤軍;到最近,法國又遭尼日爾軍政府脅迫。其實法、尼兩國關係變壞,主要是法國總統馬克龍在尼日爾軍事政變後,堅持法國外交人員會繼續留守,以及支持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策劃干預,特別是法國駐尼日爾大使伊特爾開始時拒絕軍政府的邀請會面,法國不承認軍政府要求法國撤軍及撤回大使有合法性,更要求尼國軍政府恢復民選總統巴祖姆的職權。
早在8月2日,尼日爾就與布基納法索及馬里外長共商,其後由尼國軍政府首腦奇亞尼簽署指示,容許布、馬兩國軍隊可到尼日爾支援對抗外來軍事干預。尼國軍政府於是封鎖法駐尼大使館,取消法駐尼外交人員的居留權簽證及外交人員權利。
新殖民主義遭唾棄
馬克龍批評這是把法國外交人員當人質,但9月27日法國駐尼大使伊特爾終於被迫離開返回巴黎,並高姿態地獲外交部長科隆納接見,感謝他的團隊「在困難的條件下」為國家服務。其實早在9月8日,尼國軍政府已拘捕了法國駐尼日爾僑民顧問朱利安;在非洲,這類顧問是法國政府與非洲國家領導人之間的「關係人物」,政治糾結更複雜,但後來朱利安獲釋,政治分析家估計背後的政治交換是馬克龍答應撤軍。更諷刺的是,尼國軍政府禁止法國飛機進入領空,卻對其他國家維持領空開放。
尼日爾軍政府發表聲明,指尼國長期受制的帝國主義及新殖民主義,如今完全終結,尼日爾與法國及西方國家的關係發展,以後要基於尼國擁有真正主權及互相尊重。
馬克龍最近公開表示已通知尼國被軟禁的總統巴祖姆,他已經撤回駐尼大使,高姿態表現他對尼國舊政權仍死心不息。至於撤軍,他表示法國與尼國軍政府已沒法合作打擊恐怖主義,似乎想完全避開法國被迫撤走大使及撤軍的背後,是法國新殖民主義被尼國人民及軍政府所唾棄的現實。
今次法國政府高姿態面對尼日爾緊張局勢,在法國朝野產生極大爭議,因為社會普遍擔心法國在中西非如倒骨牌般失勢,會嚴重影響法國在該地區的經濟利益。馬克龍批評法國主管情報的境外安全總署沒有充分掌握中西非政變的嚴重概況,但該署反指政府一直收到警告,卻沒有及早採取軍事干預。
柏林自由大學哲學博士 史文鴻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