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清華教授險遭電騙 嘆細節做足圈套全面

勞東燕為清華大學刑法學教授。 勞東燕為清華大學刑法學教授。
勞東燕為清華大學刑法學教授。
內地電訊詐騙犯罪手法層出不窮。北京清華大學一名女教授周二在社交平台講述自己接到電訊詐騙電話的經歷,對方聲稱是電訊服務商員工,指她名下另有手機號一直向加拿大公民發送虛假廣告,如不申訴並獲取警方的立案報告,就要斷掉她目前在本地辦理的手機電訊服務。她差點上當,但最終掛掉電話,嘆言「騙術層出不窮」,令人防不勝防。
清華大學刑法學教授勞東燕表示,周日接到上述詐騙電話,對方為取得其信任,在電話報了自己的姓名、工號還有處理該事項的文件號,之後就說給她轉接廣州公安局的電話。
仿公安致電 要求開鏡頭
之後一名自稱廣州市公安局民警的男子聲稱要給她錄口供,按規定要錄音錄像,還與她確認是否單獨在房內,並要求她開攝像鏡頭。她愈聽愈覺得可疑,認為是詐騙電話,遂把電話掛掉。
勞東燕事後找了心理學博士被騙的相關報道來看,發現騙局前奏幾乎與她遇到的一樣。根據她了解的電騙案,如犯罪分子拿到受騙人的姓名、手機號、身份證和人臉識別的影像,基本上就能如入無人之境般,把受騙人銀行帳戶內的錢轉走。
勞東燕稱,去年發生過好幾宗同類案件,詐騙分子利用銀行人臉識別系統漏洞,同時截獲了手機的驗證碼,轉走被害人帳戶內的存款。她說:「其實每個人都可能被騙,包括自認為警惕心高的;到現在為止沒被騙,只是還未遇到能讓你進圈套的騙局而已。人比較容易高估自己的判斷力,以為被騙的人就是傻白甜(長相甜美但天真),這也是一種認知偏差。」本報綜合報道
勞東燕表示,人比較容易高估自己的判斷力。勞東燕表示,人比較容易高估自己的判斷力。
勞東燕表示,人比較容易高估自己的判斷力。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