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地緣政治緊迫下 亞美尼亞難親美

高加索分南北。蘇聯解體後,南高加索分成三國獨立。北高加索的一眾共和國仍留在俄羅斯聯邦之內。其中車臣一直要求獨立,經歷20多年的動亂,至2007年才停止。但南高加索的格魯吉亞卻在2003年出現玫瑰革命,推翻由蘇聯時期延續而來的政權。翌年烏克蘭也首次出現顏色革命。二者都是把原來體制打破改採西方的民主政制,應有相連之處。在它們之外還有吉爾吉斯斯坦。三者一脈相承,同一模式,似在動搖整個俄羅斯的南部。
俄資金進駐帶旺經濟
當時,美俄政治關係還十分良好,普京上台後在鎮壓車臣分裂外,還期望與美國和歐盟合作,重返歐洲。但這些顯然由美國策動的顏色革命便已開始在俄羅斯脆弱的南部邊境地區進行政治的民主化革命,實質是扶植親美政權。北約隨之東擴,歐盟的東歐政策等都顯然與顏色革命的蔓延配合,政治上緊迫俄羅斯,企圖蠶食原蘇聯的領土。因此,南高加索雖僻處一隅,少為媒體關注,大國角力仍然使地區政治暗湧處處。
近日的亞美尼亞與阿塞拜疆的衝突,迅速解決。雖然亞美尼亞沒法保阿國境內的納卡地區,但以納卡地區之歸阿塞拜疆,便初步平息了兩國的領土糾紛。因阿國的納希切萬自治共和國被亞美尼亞分隔,阿塞拜疆未必會對亞美尼亞過度壓迫,以至傷及納希切萬與本土經亞美尼亞的交通連接,兩國的糾紛可能由此而平息。美國試圖以納卡地區的衝突來離間亞美尼亞與俄羅斯的關係,拉攏它親近北約與歐盟,似乎難以成事。
亞美尼亞被其他國家包圍,沒有出海口。阿塞拜疆在東,土耳其在西,二者親近。伊朗在南,格魯吉亞在北,親美便會與伊朗對立。格魯吉亞親俄為主。亞美尼亞在這樣的地緣政治與經濟關係中,怎可以只向美國、歐盟靠攏,而可維持經濟與政治的自主呢?困處於反美勢力中間,經濟沒法可借美國與歐盟突破。
最近,烏克蘭戰爭增加大量俄羅斯資金與人才進入亞美尼亞,更對這個貧窮小國製造出巨大的經濟轉變,經濟由疲轉盛。即使美國民主化政治操作帶來對政府的壓力,民選政府亦因失去納卡地區而不滿俄羅斯,形勢比人強,美國歐盟還是無力介入。亞美尼亞始終會如格魯吉亞一樣,早晚走上親俄道路。俄國可保南疆安穩。
研究所所長 陳文鴻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