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76顆暗弱 偶發脈衝星 助揭恒星死後情形

研究團隊利用中國天眼(圖)發現多顆偶發脈衝星。 研究團隊利用中國天眼(圖)發現多顆偶發脈衝星。
研究團隊利用中國天眼(圖)發現多顆偶發脈衝星。
位於中國北京市的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科學研究團隊,近日通過位於貴州省、全球最大單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FAST),在「銀道面脈衝星快照(GPPS)巡天」中新發現76顆暗弱的偶發脈衝星。有關研究對學界理解銀河系中恒星死亡後的緻密殘骸及其輻射特徵具重要意義,其成果已於周一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
中國天眼發現 分為4類
研究團隊利用自主開發的高效單脈衝搜尋程序,從FAST銀道面脈衝星快照巡天的資料搜尋單脈衝,把76顆偶發脈衝星分為4類,分別是尚未發現自轉周期的電波瞬變源、已確定周期的標準偶發脈衝星、長期沉默但短時間發射周期信號的極端消零脈衝星及偶發強脈衝的極暗弱脈衝星。與正常脈衝星相比,新發現偶發脈衝星輻射流量密度低了一個量級,最低達到亞微央量級。
此外,團隊還利用FAST對59顆通報國際的已知偶發脈衝星作高靈敏度觀測,並偵測到偶發脈衝的偏振信號,發現其偏振位置角遵循平均脈衝輪廓的偏振位置角曲線,表明其偶發強脈衝與正常輻射的極弱脈衝來自中子星磁層同一區域。本報綜合報道
工作人員為中國天眼維修檢查。工作人員為中國天眼維修檢查。
工作人員為中國天眼維修檢查。
相關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中。相關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中。
相關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中。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