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日本明排次輪核污水

日本即將排放第二輪核污水。(Getty Images圖片) 日本即將排放第二輪核污水。(Getty Images圖片)
日本即將排放第二輪核污水。(Getty Images圖片)
稱續驗氚濃度標準 17天再釋7800噸
在中國強烈反對下,日本東京電力公司周二起進行第二輪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水排海前準備工作,檢驗核污水的氚濃度;如果濃度符合標準,周四正式開始新一輪排海工作。本輪排放量與上輪同為約7,800噸,排放周期約17天。
根據東京電力公司的排放計劃,今年分4次排放合共3.12萬噸經稀釋的核污水,當中的氚含量總數為5萬億貝可。日本今年8月24日開始排放首批7,800噸核污水,分17天排放,9月11日完成;水產廳8月26日起公布每天檢測結果,至9月25日為止,期間檢測7個品種合共64條魚,氚濃度均未達檢測下限,結果一直是「未檢出」。
東電允漁民索償 料涉逾5億
東京電力公司聲稱,排放核污水前使用大量海水稀釋,使氚濃度低於日本國家標準四十分之一,即每公升1,500貝可,之後經海底隧道排放在福島第一核電站一公里外海域。截至9月21日,福島第一核電站約有134萬噸核污水,佔儲罐容量約98%。
與此同時,東京電力公司昨日起接受因排放核污水而形象受損的漁民申請賠償,中國禁止進口日本水產品造成的影響波及日本全國,估計涉額約100億日圓(約5.23億港元);若事態長期化,賠償金額可能會大幅增加。根據日本財務省8月貿易統計數據,除了加工水產品,魚類水產品的對華出口同比下降75.7%,降至21.8億日圓(約1.14億港元),禁運的全面影響9月顯現,受影響金額可能達到百億日圓。
日本傳媒指,因庫存積壓造成倉庫緊張,加工商缺乏接收扇貝能力,北海道鄂霍次克海沿岸扇貝漁獲量減少約40%,原本銷往中國的扇貝又流入日本市場,導致供需失衡。漁民抱怨正在蝕錢,又擔心11月開始的鮑魚冬季捕撈季會與扇貝一樣情況。
華官媒斥日炒作旅客量卸責
另一方面,中國官媒《環球時報》周一刊登學者文章,批評日本多間媒體在中國中秋及十一黃金周開始前,密集炒作「從北京飛往東京的航班座無虛席」、「日本成為中國遊客熱門旅遊目的地」等消息,刻意製造「中國人不再在乎日本排放核污水」及「忘性大」等誤導性論調,營造出中國人自相矛盾等現象。文章批評日本傳媒故意模糊概念,混淆視聽,更指望借助旅遊蒙混過關,企圖淡化排放核污水責任。本報綜合報道
日本福島縣知事內堀雅雄(右)視察核污水處理設備。日本福島縣知事內堀雅雄(右)視察核污水處理設備。
日本福島縣知事內堀雅雄(右)視察核污水處理設備。
日本東京銀座有不少華客到訪。(Getty Images)日本東京銀座有不少華客到訪。(Getty Images)
日本東京銀座有不少華客到訪。(Getty Images)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