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法國撤出尼日爾 殖民主義到盡頭

法國總統馬克龍於9月24日宣布,法國正召回駐尼日爾大使和所有駐尼日爾使館的工作人員,但這與尼日爾軍政府所說是「驅逐」的說法有很大出入。法國大使於9月27日已動身回法,不少尼日爾人民聚集在首都尼亞美慶祝。
馬克龍表示,法國亦會撤回在尼日爾的1,500名駐軍,因為他認為尼日爾軍事政變成立的新政府,已經無意與法國合作打擊這地區的恐怖主義組織。他更擔心法軍若不撤走,有可能成為軍事政變後軍政府的人質,會更不妙。法軍撤走尼日爾駐軍需時數星期甚至數月,直至今年底才能完成,而目前尼日爾已對法國飛機在其領空飛行實施禁令。同樣受影響的是德國在尼日爾訓練尼軍的百多名駐軍,德國防長亦聲言會緊隨法國,也要面對撤軍的問題。隨着在馬里、布基納法索及尼日爾撤軍,法國如今在乍得的1,000名駐軍亦面臨同樣問題。
不再容許壟斷剝削
今次法國撤軍,也會連帶法國與該地區漸漸斷絕外交關係,更會影響法國經濟和以鈾、黃金為主的礦務運作。其實,這是法國半世紀以來,以文化及經濟援助為藉口,推行的新殖民主義剝削政策,終於走到了盡頭,如今法國要喪失體面,被迫全面撤退。
西方政府當前關切的是,法國留下的政治及經濟真空會由甚麼國家的勢力來填補。歐洲政治分析家認為,俄羅斯會很大程度上介入,因為不單止俄國可提供這地區如今極需要的糧食,瓦格納僱傭兵集團亦已具備一定的地區勢力,大有機會獲邀進入尼日爾。當然,面對瓦格納進駐的挑戰,尼日爾的美國無人機軍事基地及其1,100名駐軍,也有可能要面對被迫離開的威脅。
目前,尼日爾軍政府計劃對法國實施的最重要經濟政策,是把鈾的價格由每公斤40歐元,提升至200歐元。尼日爾目前生產全球4%的鈾,它過去的廉價供應對歐盟成員國非常重要。如今連新加入開採尼日爾鈾礦的國家如中國、加拿大及南韓,每公斤都要付145歐元。尼國軍政府這項加價策略,不單止影響全球鈾資源的定價,更大的影響,是非洲國家將更加保護自己的珍貴自然資源,不再容許過去殖民主義宗主國一直以來的壟斷及剝削。
柏林自由大學哲學博士 史文鴻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