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科學家研澳洲灰袋鼠 揭社交生活似人類

研究揭示澳洲東部灰袋鼠會建立長期友誼。 研究揭示澳洲東部灰袋鼠會建立長期友誼。
研究揭示澳洲東部灰袋鼠會建立長期友誼。
澳洲科學家通過對130隻袋鼠追蹤調查,發現東部灰袋鼠的社交生活與人類相似,例如牠們會建立多年友誼、母袋鼠更喜歡社交等。
上述袋鼠位於新南威爾士省馬奇的一處私人領地,研究人員用6年的時間拍攝數千張袋鼠的照片,並透過耳朵的形狀來識別袋鼠的個體,證實東部灰袋鼠具有裂變融合的社會化方式,意味牠們的群體會經歷一個循環,先聚集成一個較大的群體,然後分裂成較小的社交圈。母袋鼠更加尋求彼此陪伴,喜歡在較小的群體中消磨時間。新南威爾士大學博士生坎貝爾(Nora Campbell)介紹,先前的研究表明,母親傾向於帶走自己的寶寶,並與其他袋鼠隔離,但今次研究結果恰恰相反。
助開展保育工作
保育生物學家蘭普(Daniel Ramp)表示,通常情況下,保育和生物學工作的重點是物種、生態系統和種群等,但對動物內部世界的研究還很少。這項研究是對袋鼠內心世界的罕見了解,有助於進一步開展保育工作,比如人類在對東部灰袋鼠進行管理並分離一些家庭群體時,會給牠們帶來真實的創傷。本報綜合報道
坎貝爾指母袋鼠更加尋求彼此陪伴。坎貝爾指母袋鼠更加尋求彼此陪伴。
坎貝爾指母袋鼠更加尋求彼此陪伴。
蘭普認為今次研究有助於開展保育工作。蘭普認為今次研究有助於開展保育工作。
蘭普認為今次研究有助於開展保育工作。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