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尼日爾政變合作終止 法擬撤軍召回大使

派駐乍得的法軍士兵準備到馬里執行任務。 派駐乍得的法軍士兵準備到馬里執行任務。
派駐乍得的法軍士兵準備到馬里執行任務。
馬克龍不滿對方拒打擊恐怖分子
法國在非洲法語地區的影響力進一步削減,法國總統馬克龍周日宣布,與兩個月前爆發軍事政變的尼日爾結束軍事合作,即時召回駐當地大使及外交人員,今年內完成撤軍;尼日爾軍政府稱這是歷史性時刻,國家向恢復主權踏出一步。尼日爾是自去年8月以來,第3個迫使法國撤走士兵的非洲薩赫勒地區國家。
民選總統遭將軍軟禁至今
尼日爾軍事政變今年7月26日發生,民選總統巴祖姆在首都尼亞美的總統府內,被由將軍奇亞尼率領的總統衞隊軟禁至今。馬克龍接受法國電視台訪問時公布撤走駐尼日爾外交官及軍事部隊的決定,「我們的大使及數名外交人員未來數小時將回國」;1,500名在尼日爾執行打擊回教武裝勢力的士兵未來數周至數月開始撤出,目標是今年底前完成相關行動,他指尼日爾軍政府上台後「不再想對抗恐怖主義」。
馬克龍同時重申法國立場,即巴祖姆是被挾持的人質,但仍然是尼日爾的唯一合法執政領袖;又指對方被推翻的原因,是他在任推行「勇敢」的改革。尼日爾軍政府推翻巴祖姆後,上月向法國大使伊特爾(Sylvain Itte)發出48小時最後通牒。由於法國政府拒絕妥協或承認軍政府,該通牒仍然有效;馬克龍本月較早時指伊特爾及其他法方外交人員如同被軟禁在大使館,沒有食物供應,只能夠使用軍糧維生。
非洲及馬達加斯加空中航行安全機構(ASECNA)周日表示,尼日爾軍政府仍然禁止法國飛機使用該國領空,未知會否影響法方外交人員乘坐飛機回國。馬里2020年及2021年兩度發生軍事政變、布基納法索2022年軍隊罷免總統後,法國被迫從兩國撤軍。馬克龍稱馬里現時每天都有人死於回教武裝組織攻擊,情況如今在尼日爾死灰復燃,稱「我非常擔心地區局勢」,但表明法國毋須為這些國家的政治事務負責。
尼日爾發生軍事政變後,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ECOWAS)對尼日爾實施經濟制裁,更警告一旦令巴祖姆恢復權力的外交斡旋失敗,該組織可能軍事介入,但至今未有行動。更甚者,同為發生軍事政變的薩赫勒地區國家尼日爾、馬里、布基納法索,本月16日宣布達成共同防禦協議,聯手對抗武裝叛亂或外部勢力侵略的潛在威脅。
逾千美軍仍駐紮尼國行動
值得留意的是,美國是法國以外另一個在尼日爾駐軍的西方國家,涉及1,100名士兵,主要任務是操作武裝無人機展開空中巡邏,以及對區內回教極端勢力採取反恐行動。尼日爾發生軍事政變後,美國軍方下令當地士兵留在尼亞美附近的基地,部分人員及裝備其後調往距離尼亞美920公里的阿加德茲(Agadez)。美國駐歐洲非洲空軍司令赫克(James Hecker)本月13日透露,已經恢復在尼日爾的飛行任務。本報綜合報道
馬克龍強調不會承認尼日爾軍政府。馬克龍強調不會承認尼日爾軍政府。
馬克龍強調不會承認尼日爾軍政府。
法國在非洲大陸軍事部署(截至2023年9月)法國在非洲大陸軍事部署(截至2023年9月)
法國在非洲大陸軍事部署(截至2023年9月)
2023年尼日爾軍事政變2023年尼日爾軍事政變
2023年尼日爾軍事政變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