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美霸薦越謀斷中 歐盟認清拒跟從

雖然美國口口聲聲申明不是與中國經濟脫鈎,但實際上,美國政府是在尋找新的供應鏈夥伴,特別在籠絡印度和越南加強建立新的供應鏈以取替中國,並且給予歐盟強大的壓力同樣跟中國脫鈎,面對這情況,歐盟政經界被迫考慮以越南代替中國的可能性。
首先歐盟政經專家分析,越南生產力的崛起是在1986年開始搞「革新開放」(Doi Moi),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至2018年,平均全年經濟增長達7%。1985年,越南出口只佔本土生產總值的5%,到2010年已達驚人的90%,不過專家意識到這段發展明顯是模仿中國的改革開放,雖然遲了10年起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此外,外國資本自1990至2020年享受稅務減免,不少時候湧入越南的外資與生產值按比例(不是總額)竟超過中國。更且,越南政府的工業化發展放棄平價的衣物玩具消費品(只佔出口10%),而是集中較高檔的電子及化學產品,但當然要承受更大的環境污染代價。
設施不足 官僚貪腐
歐洲企業在越南投資要面對的問題不少,不是低工資及低稅就足夠吸引。首先是越南人民在80、90年代非常貧窮,生活水平只是中國的一半,根本沒有中國內部碩大的市場可吸納不少外資生產的消費品。
歐洲資本對投資越南更大的顧忌,是越南的工業及大學科技教育遠比中國低。2016年,越南的高等教育入學率只是中國的60%以下,嚴重影響向高科技生產的發展。此外,雖然越南供電可覆蓋達98%人口,十分驕人,但維修保養極不足,對工業生產常有斷電的致命打擊。另一困擾是道路及碼頭設施不足及擁擠,使商品出口受很大阻延。原因是越南政府一直太注重建設的資源投放,只留10%作維修保養,較中國的30%及印尼40%遠遠為低,以致問題層出不窮。
另外的困擾是越南官方的貪腐,例如越南支援食水供應的款項,居然其中70%是用於「行政開支」,最後導致每收入一單位貨幣,私人企業投放是0.47,而國營企業要投放1.62。難怪歐盟望而卻步,繼續投資中國,投資越南不但無法建立新供應鏈,連無法收回成本及無法獲利的風險都更高!
柏林自由大學哲學博士 史文鴻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