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大國博弈燃戰火 亞美尼亞再吃虧

南高加索地區爆發新一輪衝突,阿塞拜疆日前派出軍隊進入與亞美尼亞有主權爭議的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納卡),展開「反恐」行動,要求當地分離武裝分子停止戰鬥。本來慶祝亞美尼亞於1991年9月21日脫離蘇聯獨立的紀念日,納卡的亞美尼亞代表,與俄羅斯維和部隊代表,要和阿塞拜疆軍隊代表共商停火協議。
雖然阿塞拜疆總統阿利耶夫一直公開宣稱,阿塞拜疆是多種族、多宗教及具容忍度的國家,會保證國內亞美尼亞人民的文化、教育、宗教及區域選舉自由,但其軍隊自6月以來,對納卡地區內的12萬亞美尼亞裔人民的人道物資供應及能源實施封鎖,目前估計已有一萬多亞美尼亞裔人逃離納卡,並且有近5萬人放棄住所,逃往納卡機場附近俄羅斯維和部隊控制的地域,以逃避轟擊。
投向美國 爭取支持
阿塞拜疆政府的目的非常明顯,就是要逐步逼走這12萬區內的亞美尼亞裔人民。歐洲理事會主席查爾斯‧米歇爾呼籲阿塞拜疆政府要認真解封歐盟對納卡的人道主義援助,有歐盟議員更催促議會對阿塞拜疆採取制裁措施。
亞美尼亞政府方面,已經是實際上向阿塞拜疆投降,兩國經歷3次戰爭,每次都是亞美尼亞以戰敗丟失疆土告終,亞國已毫無還手之力,如今甚至不排除全面接收納卡地區的亞美尼亞裔人民遷回亞國本土,只是這個行動要安置十多萬人,所需要的大量資源卻無法籌措。
亞美尼亞首都的俄羅斯大使館前,不斷有亞美尼亞人民示威,要求俄羅斯與亞美尼亞在「集體安全條約」保護下,應向阿塞拜疆軍事施壓,但俄羅斯當然不會在俄烏戰爭陰霾下再派兵威脅阿塞拜疆。而亞美尼亞與美國在9月11至20日舉行了一項軍事演習,顯示要投向美國爭取支持。
不過,歐洲的政治分析家普遍認為,無論俄羅斯、歐盟或美國均無能為力。首先是亞美尼亞的實力太弱,恐怕每次和阿塞拜疆鬥下去會更吃虧。當然,兩國衝突事件的背後更有土耳其大突厥主義的「理想」,土耳其和阿塞拜疆還在虎視眈眈,要製造機會挑釁,再打敗亞美尼亞奪其領土,有望打通土耳其及納希切萬飛地連接阿塞拜疆入裏海。美國及歐盟當然明白這個道理,也在暗中支持,因可擴張北約的勢力威脅俄羅斯及伊朗。
柏林自由大學哲學博士 史文鴻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