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突破封鎖與制裁 拉攏中俄抗美國

最近無論是主流(特別是美國本土)還是反主流傳媒都關注到,過往一直被美國政府大力制裁的國家,都由暗裏承受,到如今更明目張膽的向中國和俄羅斯靠攏。這是否全球開展了新格局,顯示美國的霸權地位愈來愈被動搖呢?
首先是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訪問中國,進一步推展中、委合作,引發拉丁美洲新一輪經貿合作外交策略的推展。馬杜羅訪華的目的,是希望委國可擺脫自2015年以來美國實施的制裁,特別是要求中國可提供零件和運輸設施,使委國可提升原油生產、提煉及出售;另外,可以在水產及農產方面合作,出口中國以提升委國經濟多元化,特別是向中國出口海參及魚方面,都有美好的前景。
加強經濟及軍事合作
在接受中國官媒訪問時,馬杜羅強調中、委兩國均奉行反霸權及反殖民地主義,同時批評華府凍結委國在美國的石油大企業資產,亦感謝只有中國在新冠疫情時期大力提供醫療藥物。如今西方主流媒體關注的是,中委之間已提升至「全天候戰略夥伴關係」,挑戰美國過去一向不接受拉美國家與外來國家結盟的「門羅主義」。美國前總統特朗普一直稱拉美是美國的後院,而拜登上任之初一直稱拉美是美國的「前院」(front yard),如今中委建立「全天候戰略夥伴關係」,美國民主及共和兩黨都感到焦慮。
此外,北韓領袖金正恩到訪俄羅斯,大膽表示對俄羅斯總統普京挑戰美國霸權主義的支持,這明顯是回應早前拜登與南韓總統尹錫悅、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構築應付中俄朝的會面。金正恩今次行程中造訪不少俄羅斯的軍工設施,特別強調兩國會加強軍事合作,不單止警告南韓大量向波蘭軍售可能會影響俄烏戰爭走向,也是回應美國有意在菲律賓部署攻擊性導彈的計劃。美國則表示關切北韓會否向俄羅斯提供武器援助。
另一個重要的政治訊息,是無論中國或俄羅斯,都在利用自己的優勢鞏固國際反霸權的地位,委內瑞拉就明確表示會加入金磚組織以加強突破美國的經濟制裁,而金正恩訪俄,也關切如何可以和中俄加強經濟合作。如今令華府擔心的是,有更多國家接踵而來和中俄發展經濟關係,使美國在全球漸漸失去供應鏈方面的價值。
柏林自由大學哲學博士 史文鴻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