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歐企業支持華為 展第四工業革命

人類經歷了三次、如今步入第四次工業革命。美國社會學家丹尼‧貝爾(Daniel Bell)曾經指出,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開始是18世紀末,蘇格蘭著名發明家瓦特發明蒸汽機,打破人類傳統,利用化石能源代替自然風、水及畜力的原始生產力,也啟動了生產的分工。第二次工業革命是電力的應用及美國汽車工業家福特引入的生產線流水作業。第三次工業革命是電腦的出現及生產自動化,能源方面也透過高度技術開發核能及其他自然潔淨能源的應用。
如今我們先進的社會已經步入第四次工業革命,生產力及生產體系已經由過往人腦對電腦的操控,借先前人與人的互聯網模式,轉化成「智能化的物與物的互聯網」,生產體系可以獨立掌握運用大數據、媒體訊息、雲端計算、感知、人工智能及機械人之間分工調整來獨立處理服務及商品生產、運輸分配及應用。這種自動體系的優點是更全面及高效率,非必要毋須人的介入。
肆意制裁 反損經濟
單看今天無人駕駛汽車研發、中國碼頭運輸的起卸貨及物流收納遣送的處理、2022年美的電器荊州運作的全自動化生產工廠、電商如淘寶及京東的物流管控等為例,大家就了解到訊息網絡的重要性,基本上根本毋須人力的時刻注視介入,但關鍵所在正是5G網絡的高度發展,這也正是中國以華為主導的通訊網絡及設施發展的成就。
正正因為歐美不少國家因美國以國家安全為藉口迫令美國本土及其他國家禁用華為,令它們國家通訊及生產體制落後而蒙受經濟損失。以英國為首,英國前商業創新及技能大臣祈維信就批評英國政府依從美國政府的政治決定禁用華為電訊設施,有指此令英國5G發展延遲了2至3年,資訊企業及用戶損失以10億英鎊計。英國牛津的經濟研究顯示,歐洲若果限制華為的設備,10年內每年要損失30億歐元及工業競爭力,最差情況是甚至損失45億歐元,受影響人口不少於5,000萬。
德國《明鏡周刊》報道,德國鐵路估計若政府禁用華為設施,德鐵發展會推遲5至6年及損失4億歐元。如今不少歐洲大企業正組織游說工作,冀歐盟成員國政府不要禁華為以致延誤5G發展及第四次工業革命進程。
柏林自由大學哲學博士 史文鴻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