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金磚擴充抗霸權 經濟趨向反壟斷

西方政府以及主流媒體對於金磚國家的擴充,非常不以為然,以英國《衞報》為例,就總結出三個論點:一是俄羅斯在俄烏戰爭被西方孤立下極需要新夥伴,在「全球南方」展現更大的政治影響力。二是中國亦想在金磚體系中找到更多新夥伴,以增強其經濟影響力及剩餘資本與勞動力的輸出,但是印度及巴西在這方面不太積極,因為它們意識到其影響力將會下降。
而最重要的第三點,是新擴充呈現金磚內部分歧加大,伊朗的加入是強化了中俄「反西方民主」的「專權」政治力量,但其他國家如南非、巴西,以及新成員國如埃及、阿根廷、沙特阿拉伯、阿聯酋,主要站在不結盟的立場而不是要與西方交惡,特別是埃塞俄比亞的加入是要拓展經濟發展,而阿根廷更關心如何可以透過加入金磚體系,解決國內極嚴重的通脹、引入投資增加就業、增加出口應付經濟不景氣等問題。至於印度,更是在金磚體系謀取利益和增加在「全球南方」的影響力,同時接受被美國及西方拉攏以加強自己在南亞的政治和戰略影響力。總而言之,新金磚混雜了專權、中度收入及發展中民主體制。
政治自主 搞好基建
不過,印裔的美國學者普拉沙德就認為,金磚國家體制擴充,最重要的方向是挑戰「西方政治帝國主義」及經濟方面的「大集團新殖民主義」。就如埃及和伊朗,分別曾是西方的顏色革命及顛覆制裁的受害者,埃塞俄比亞和阿根廷則深受國際資本操控壟斷,使其長期經濟落後,翻身的機會自然是要在金磚體系中找到政治自主及經濟發展。
事實上,發展中國家需要的,不是向世界銀行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借貸來開發珍貴資源,平價供應西方國家,然後無法支付高額利息,以致社會貧窮落後和民不聊生。「全球南方」國家在經濟上寄望金磚體系的新開發銀行可以低利率借貸給它們,搞好基建和民生住屋、水電、衞生設施。更欣賞新開發銀行鼓勵「全球南方」各國推行以本國貨幣交易,抵銷美元霸權。
此外,「全球南方」國家更需要金磚體系的大國或地區聯合政治力量,對抗以美國霸權主義政府為首的西方對弱國的侵略、顛覆和制裁,更能替各國自身的珍貴資源作出共同協調及維護合理定價權,不被西方大集團壟斷操控。
柏林自由大學哲學博士 史文鴻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