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領袖聲望陷谷底 歐洲大國現危機

根據總部在美國的Morning Consult對世界多國領袖長期的聲望研究,8月9日至15日,不少歐洲領導人面對巨大的信任危機,以支持度排列,其中德國總理紹爾茨的支持度對比不支持度是32%比62%,對比結果是-30(比7月的-34已有改善),主要原因是紹爾茨無法調停環保意識形態極端的綠黨和偏右的自由民主黨之間,在能源政策上的不斷鬥爭,綠黨要求在高通脹及經濟衰退期,還要大力花費搞昂貴的新能源發展,與自民黨的保守理財立場強烈衝突。
此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期德國2023年是零經濟增長,2024年更會面對全歐盟最差的0.3%負增長,使民眾恐慌及不信任政府。
或放棄援烏抗俄
相同命運的是奧地利總理內哈默的29%比63%(-34),他的政府已經拒絕向烏克蘭供應武器,但冒升的右翼反對黨及民眾意見仍然批評政府支持制裁俄羅斯,使能源價格及通脹高企,這情勢是德國的縮影。
英國首相辛偉誠亦表現差勁,是28%比60%(-32),高通脹、高息口影響按揭及經濟不景,再加上醫療服務輪候時間長,使保守黨的民意在每一政策領域都落後工黨。
而更差的是法國總統馬克龍,竟然是27%比66%(-39),雖然已比7月的-47有大幅改善。政治分析家認為,馬克龍的退休金改革是導致他聲望低的最大原因。不過,亦由於法國過去在非洲開拓大量殖民地,因種種經濟剝削及政治原因,使大量前殖民地的經濟及政治難民湧入法國,導致本地及外來人口之間經常發生種族衝突,反對派也責備政府處理無方。
政治分析家指出,這項研究最令人擔心的是德、英、法3國領導人的支持度都在33%以下,是政局走向不穩定的先兆。與此同時,伴隨這些傳統主流的中間偏左或偏右政府的信任危機,是極左及極右民粹主義黨派的冒起,未來會挑戰現時掌握政權的政黨。
過去歐洲各國政治多各自發展,也往往是左派和右派之間拉鋸,但如今俄烏戰爭掀開了各政黨互不相容的政治大趨勢,加上經濟倒退,社會暴力示威會上升。正由於德、英、法都是歐洲有分量的大國,也會促使歐洲走向放棄援烏抗俄以自保。
柏林自由大學哲學博士 史文鴻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