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霸權可敗未敗 金磚替代需時

金磚國家組織擴容,應是歷史時代轉折之始,但是歷史發展不會簡單如朝代更替。歐美殖民主義雖滅,帝國主義亦沒,但殖民地和帝國的霸權主義還不是一日便倒。以美國的經濟規模與資源條件,且近百年才攀越英國為霸主,足足百年才傾覆蘇聯而成為西方崛起以來僅有的全球霸主,更勝當年的蒙元帝國。它的頹敗相信也多會如羅馬帝國,苟延殘喘多年。即使現代世界裏政治社會變革的速度以十倍百倍計,仍不能預期美國在烏克蘭必敗,敗後必撤回美洲。
美勢分化 破壞聯盟
美國霸權衰落,內因腐朽外因競爭,但當前還缺乏可替代或對之節制的。中國經濟大,但國際上軍政外交還在建設,未敢強出頭,韜光養晦的慣性巨大。對美國、西方畏懼之心仍深,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自信心薄弱。單以精英投美之比例便可見。領導層有卓見和決心,惟官員與民眾難改親美畏美之心態。
中國在與美競爭中會逐步增強抗衡力量,但真正能與美國,以至北約30國直接抗衡的只是俄羅斯。此所以美國首向俄羅斯開刀。另一原因是俄羅斯的經濟實力比不上中國,美國以為可用戰爭逼俄經濟破產。烏克蘭戰爭顯示俄羅斯的強悍和經濟韌力,可是亦暴露其還難以與美國全面對抗,只能恃核阻嚇來自保。
美國雖弱,但還可挾持歐盟日本,有五眼聯盟,有源源不絕的美元購買力。中俄不結盟,與伊朗合作還剛開始,未及深化,上海合作組織也難以拉攏印度合作。金磚國家組織更為鬆散,組織力沒法可與美國控制的G7相比。歐盟由關稅同盟到統一貨幣,歷時幾十年,也困難重重。金磚各國至多是追求自由貿易協議,離關稅同盟遙遠,更不用說統一貨幣。相對於美國的全球霸權緊密組織,非西方的新興大國一盤散沙,有待整合。而美國繼承英國,善用分而治之的政治平衡之術。它正在分化拉攏金磚國家,針對中國與俄羅斯、伊朗,乃至沙特阿拉伯。有印度、巴西的模糊立場,金磚國家的新舊成員未必有足夠時間和能力盡快把組織變成一定的政治和經濟聯盟(不結盟的結盟),以及與未入組織的其他新興大國維持密切關係,逐步將之吸納。
美國必然夥同歐日破壞非西方的聯盟發展,今後的國際政治與經濟將有更多紛爭。
研究所所長 陳文鴻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