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前總統成嫌疑犯 美國政治壞徵兆

根據美國法律,一名聯邦或州檢察官如果掌握足夠證據,可以召集23名公民組成大陪審團商討決定,如果有過半數同意,可以啟動起訴程序,嫌疑人要面對審訊。
美國第45任總統特朗普卸任後面對多次起訴程序,包括聯邦起訴他涉嫌干預全國大選,以及私下非法管有國家秘密檔案;兩次州政府起訴,包括紐約州起訴他涉嫌動用選舉經費付給成人電影女星掩口費,以及今次試圖推翻喬治亞州的2020年總統選舉結果。由於不自首也會被逮捕,特朗普上周四到喬治亞州富爾頓縣監獄自首,歷史上首次有前總統被拍下嫌疑犯大頭照,他較早前同意支付20萬美元保釋金,但他向記者宣稱他沒有做錯甚麼,凸顯自己是被政治迫害。
兩黨惡鬥 民眾撕裂
這些案件所涉及的問題及範圍都非常廣泛複雜,控方是否能夠在明年大選前搜集足夠證據開始審訊及達成判決,就非常關鍵。若果審訊及判決未能在大選前完成,特朗普仍然大有機會在初選擊敗其他共和黨參選人,出選總統;若果他當選總統,即使審訊及判決有罪,他也可想方法在聯邦及州層面搞赦免。
不過,若果重要政治案件的審判在大選前完成,特朗普被定罪,則大有可能影響他成功透過初選成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起碼共和黨內支持及反對他當候選人的陣營會內鬥及分裂,絕對不利共和黨選情,這也正是民主黨想見到的。然而,即使特朗普無法成為總統候選人,他對政局還可以產生很大的影響,包括他可以組織第三勢力參加競選,也可以選擇支持或不支持任何共和黨人當總統候選人。
但若審訊裁決特朗普無罪,他的聲望會大振,這無疑使他批評民主黨及其「深層政府」(deep state)──即是由政府官僚、公務員、軍工複合體、金融業、財團、情報機構所組成,為保護其既得利益,幕後真正並實際控制國家的集團──一直在陷害他的說法,會更深入其支持者及不少公眾的信念,對他競選總統會非常有利。
根據美國法律,被定罪的特朗普還可以參選及在勝選後當總統,除非國會以「煽動叛亂」為由,以及三分之二大多數通過取消他的資格或彈劾當選的他,但目前4項控罪都不涉及此範圍。
美國前總統成為嫌疑犯,是民主、共和兩黨傾軋的表現,也引發民眾撕裂,是美國國運不祥的徵兆。
柏林自由大學哲學博士 史文鴻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