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應對熱浪 慳電降溫 廣州深圳三亞試推集中供冷

深圳試行集中供冷系統。 深圳試行集中供冷系統。
深圳試行集中供冷系統。
為了應對熱浪來襲,加上用電負荷增加,內地多個城市早年已開始探索使用「區域集中供冷」方案降溫。內媒日前報道,廣東省廣州市、深圳市及海南省三亞市正開始試行上述供冷系統,藉此降低建築物室內溫度,從而提供舒適室內環境。惟部分受訪專家坦言,集中供冷需要大規模建設及投資,恐會耗費大量資金及人力資源。
冷凍水管輸送商業樓宇
「區域集中供冷」是指,在一定區域內設置集中製冷站製備冷源,替代各公共建築自建分散製冷系統,之後通過輸配管網把冷凍水送入換冷站,經過冷交換後再把攝氏7度至9度左右冷凍水,輸往各用戶末端風盤系統,以此降低室內溫度。它具有集約用地、高效節能、錯峰降容、有效避免重複投資等特點,適宜在城市核心商業區等商業樓宇高度密集區域應用。
報道指,廣州多處建築物已開始提供集中供冷服務,包括廣州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華南師範大學、超級計算廣州中心、廣東科學中心、廣州市國家檔案館、廣州大劇院及海心沙亞運場館等。廣州城投集團大學城公司相關負責人稱,廣州大學城區域集中供冷項目相比傳統中央冷氣等系統,可降低至少三成冷氣峰值負荷。
作為新開發城市新中心,深圳前海規劃建設10個冷站及90公里市政供冷管網,供冷服務建築面積達到1,500萬平方米,可同時向30幢高達200米大廈提供集中供冷。
在海南,三亞海棠灣內不少酒店及綜合商業體亦已開始使用集中供冷。截至目前為止,三亞低碳智慧能源綜合利用海棠灣示範區項目總簽約供冷面積已達到35萬平方米,預計建成滿負荷運行後,供冷面積將達到350萬平方米,每年可節省約2.8萬噸等價標準煤,同時減少排放約7.6萬噸二氧化碳。
專家憂成本高隨時故障
然而,湖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教授張泉受訪時重申,建立集中製冷系統需要大量前期投資,偏偏改造成本往往會較新修建更高,因此新建建築可在設計初始階段考慮加入集中製冷設施,相反已建好且已安裝冷氣建築,估計很少會願意再額外支出改造費用。他另提到集中製冷系統複雜導致維修困難,一旦發生故障或會影響多個區域或建築物,特別是依賴連續冷卻行業,例如數據中心、醫院、食品儲存及製藥公司等。
來自陸特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東及西南區域總經理代諾也稱,集中供冷特性是受眾面積愈大,攤分成本就會愈低,需要有一定使用規模。他指對於一般住宅屋苑來說,集中供冷並非剛需,在當前情況下實現大面積普及、進入尋常百姓家,仍有較大難度。本報綜合報道
廣州:內地天氣炎熱。(中新社圖片)廣州:內地天氣炎熱。(中新社圖片)
廣州:內地天氣炎熱。(中新社圖片)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