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保守黨搞窮英國 現各種社會慘況

英國的貧窮問題愈來愈嚴重,高能源價格及高通脹帶來社會抗爭,一個社會研究報道,這個世界第六或第七大經濟體,居然有超過1,500萬人,即約四分之一人口生活在貧窮線下。而英國國民也愈來愈多走上街頭抗議政府大幅削減公共開支,使社會福利及基本必需的社會服務一路下降。諷刺的是,疫情後英國的失業率下降至3.8%的新低,社會上富人收入大增及生活奢華,但同樣連「工作中」的在職貧窮人口也大幅增長,由於政府提供低下階層的家庭福利在10年內下降了50%,社會貧富懸殊更是達到二戰後最嚴重的境地。
這一切的社會貧窮化,可以說是由英國保守黨掌政開始。雖然保守黨前首相卡梅倫揚言他2010至2016年執政期間,創造了200萬個工作崗位,但人民是變得更窮了。他提出「大社會」的觀念,稱這是「一個巨大的文化轉變,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在家庭、社區及工作地點,不需要找官員、社區或中央政府,而是覺得自己當中就有自由及能力可解決自身及社區的問題」。
不願承擔福利開支
這正正是所有保守政黨美其名的「社區互助」計劃,是政府退出承擔福利開支,由善心人士自發幫助貧窮及有需要人士,結果社會學家諷刺其執政最大成就是食物銀行增長率,全英國10年前有50間,如今有2,800間!估計英國現在有900萬人,當中400萬是兒童,面對缺少食物。
「德國之聲」採訪了黑池(Blackpool)這英國海邊窮區,區內三分之一人口生計靠國內遊客,但旅遊業一直走下坡,有錢的英國人早已乘飛機去西班牙或希臘等地旅遊消費,愈來愈窮的本土遊客也自然少了,這說明貧窮人口大增,造成社會內部消費經濟衰退。
隨着能源價格上升,英國更有約1,500萬人要面對「選擇暖氣或食物」(heat or eat),目前約有400萬個付不起暖氣費用的家庭。另外,窮區的醫生組織發現「窮人症候群」更普遍,中、老年人患上糖尿病、心臟病、中風及憂鬱症,比一般情況高一倍。英國免費的國民醫療服務也蒙受極大壓力,一般預約要13星期,每次10分鐘諮詢,但只能處理一項病症。這樣的社會及其執政黨,還有甚麼美好將來?
柏林自由大學哲學博士 史文鴻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