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1.2億年前化石胃容物 證食葉古鳥演化

科研人員比較熱河鳥消化道中提取的植矽體及現代植矽體。 科研人員比較熱河鳥消化道中提取的植矽體及現代植矽體。
科研人員比較熱河鳥消化道中提取的植矽體及現代植矽體。
【本報綜合報道】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周二表示,一項古鳥類食性研究近日取得重要突破性成果,該所科研人員從1.2億年前遼西熱河生物群古鳥化石胃容物中,發現被子植物早期分支木蘭類葉子的植矽體,首次證實古鳥類葉食性的早期起源和演化。相關研究已在雜誌《自然通訊》上發表。
首以植矽體分析胃容物
論文第一作者、中國科學院古脊椎所青年研究員吳妍介紹,原始熱河鳥位於鳥類演化樹較為基幹的位置,研究其食性對整個早期鳥類生態起源具重要指示意義。科研人員在該項研究中,首次應用植矽體分析方法對鳥類胃容物,期間分析了整個熱河鳥化石個體的消化道材料,發現富集的古老植矽體。科研人員還利用多重分析手段全面重建古鳥類食性的早期演化,以及現代鳥類相似食性類群的關聯。
吳妍指,研究結果證實熱河鳥的胃容物保留來自木蘭類葉子植矽體的證據,這一發現將已知的早期植食性鳥類植物類型精確到了木蘭類植物葉片,同時為鳥類普遍植食性的樹棲生態位置轉化提供新證據。
熱河鳥的生態環境復原圖;圖為構想圖。熱河鳥的生態環境復原圖;圖為構想圖。
熱河鳥的生態環境復原圖;圖為構想圖。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