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北約慫恿烏擊俄 猶太望建舊光輝

歐美西方世界自啟蒙時期及工業革命以來,認為自己是高度文明的社會,戰爭這種違反人類文明及人道主義的行為,只會在低等文明的國家及社會普遍出現。而事實上,19世紀歐美國家之間只有開發殖民地的活動及紛爭,並沒有大型戰爭。
但西方世界幾百年來一直奉行霸權主義的社會規律,爭奪霸權最後在20世紀白熱化,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大英帝國對抗德意志帝國以保霸權,二次大戰是美國利用來稱霸世界。二戰後世界陷入美蘇冷戰,美國霸權主義政府制蘇勝利後,如今又要打壓中、俄。
這一切紛亂,一直被霸權主義意識形態及其控制的主流媒體塑造為善惡對立,俄羅斯被塑造為像德意志帝國及納粹德國,而忘記帝國之間的爭霸及一戰後打壓德國,好像北約東擴打壓俄羅斯從未發生;也忘記西方世界對共產蘇聯出現的意識形態及種族仇恨。至於高舉西方自由民主價值對越南、伊朗、伊拉克、利比亞、阿富汗、敍利亞等的戰爭殘害,更不當是一回事,只是美國二戰後建立霸權的「和平年代」小插曲。
挑動戰爭 犧牲人民
所以,二次大戰之後,其實美國及其西方盟友,在西方以外發動過非常多的戰爭,但是這些國家及其領導人一直沒有甚麼傷痛,更無恐懼,明顯是帶有白人種族優越主義的歧視。
如今更令非西方世界反感的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不惜以烏克蘭國家毀滅及人民犧牲挑動俄烏戰爭,來滿足北約的堵俄計謀。戰爭如一、二次世界大戰,重回歐洲文明之地,規模空前及逐漸升級至可能失控,但北約是騎虎難下,要繼續升級,尋求勝利只能冒打核戰的風險。然而,如果這次肢解俄羅斯的陰謀不成功,下一步想屈服及肢解中國不單止無望,更可能是西方陣營自身先走向沒落。
巴勒斯坦裔的哥倫比亞大學教授馬薩德(Joseph Massad)便指出,俄烏戰爭是西方猶太勢力支持西方反俄派發動對俄羅斯的戰爭。諷刺的是,波蘭及波羅的海3國,中歐如捷克、羅馬尼亞及匈牙利,都有既反俄又反猶太的傳統,如今竟對反猶太表現贖罪,將仇恨強化為仇俄抗俄。在今次俄烏戰爭中,敖德薩及克里米亞是爭奪焦點,因為兩地歷史上均為東歐猶太人的文明發展及重要聚居點,倘烏方勝利將可重建「猶太舊光輝」。
柏林自由大學哲學博士 史文鴻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