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英衞星返大氣層銷毀 ESA引導 全球首例

風神衞星用於分析地球風。 風神衞星用於分析地球風。
風神衞星用於分析地球風。
總部位於法國巴黎的歐洲太空總署(ESA)上周五成功引導氣象監測衞星「風神」(Aeolus)重返地球大氣層銷毀。它成為全球首枚採用這種方式報廢的衞星,有望開創先河,減少衞星報廢產生的太空垃圾。
運作5年 殘骸墜大西洋
風神衞星由英國製造,於2018年發射,用於分析地球風,是ESA最成功的地球觀測研究任務之一。它原定只在軌道上運作3年,但已延長執行任務將近兩年。由於風神衞星超越科學預期在軌壽命,ESA決定以人工輔助方式,引導衞星安全返回地球大氣層燃燒。科學家先把衞星環繞地球軌道的高度,從320公里降低到僅120公里。衞星上周五晚間於南極洲上空,重返地球大氣層,殘骸最終落入大西洋。
ESA今年6月推出「零殘骸憲章倡議」,致力減少衞星壽命結束時產生殘骸,保護太空環境,希望2030年達成目標。ESA指,風神重返大氣層的風險非常低,但希望突破界限,進一步降低風險,展示對零殘骸的承諾,未來衞星重返地球時可採用相同方法。本報綜合報道
ESA人員觀測風神衞星重返大氣層過程。ESA人員觀測風神衞星重返大氣層過程。
ESA人員觀測風神衞星重返大氣層過程。
風神衞星早年發射升空。風神衞星早年發射升空。
風神衞星早年發射升空。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