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就業率影響招生 高校簽山寨協議

內蒙古的招聘會內人頭湧湧。(中新社圖片) 內蒙古的招聘會內人頭湧湧。(中新社圖片)
內蒙古的招聘會內人頭湧湧。(中新社圖片)
【本報綜合報道】內地今年大專院校畢業生1,158萬人創下歷史新高,大學畢業生就業率統計依據就業協議書(三方協議)。內地傳媒上周五報道,有高校為了追求就業率,在三方協議的簽訂率造假,在就業季形成山寨三方協議的假就業鏈條。
三方協議是明確畢業生、用人單位和學校三方,在畢業生就業工作中的權利和義務的書面表現形式,能夠解決應屆畢業生戶籍、檔案、保險、公積金等一系列相關問題。按照教育部規定,就業率連續兩年低於60%的專業,將調減招生計劃直至停招,因此就業率與學科專業「是否繼續存在」有關。
網上形成假就業產業鏈
應屆畢業生「荔枝」(化名)今年3月在輔導員的全程代理下,完成從待業到就業的過程。「荔枝」表示,輔導員幫助解決協議簽訂、蓋章等問題,他根本不知「入職」公司的名稱和職位情況。輔導員亦教導學生記住公司名稱,應付學校就業處的電話回訪。
網上假就業的產業鏈應運而生,有網購平台要求支付數十元至上百元人民幣,就可以幫助畢業生實現「紙面就業」,意指文件上顯示就業,但實際毋須工作。網店可以讓畢業生任選一間公司,並協助應付電話回訪調查、考編政審等。教育部和國家統計局等部門早已發現上述問題,要求嚴查假就業或強迫簽署等情況。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