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循序漸進去美元 世界走向多極化

去美元化是當今炙手可熱的議題。美元強大第一階段是1944年7月(簽訂布雷頓森林協定)至1971年,這時國際有金本位,35美元兌換1安士黃金。不過美國經濟在越戰損耗下,被迫於1971年放棄金本位。可幸1974年美國和沙特阿拉伯建立石油以美元定價出售,使美元一直成為國際貿易及儲備貨幣,到去年俄烏戰爭發生後,才出現較嚴重的去美元化現象。
世界各國對美元最大的信心危機,首先來自美國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發動經濟制裁,禁止俄羅斯用美元作國際貿易,更凍結及聯同盟國計劃沒收俄國外匯儲備和國外資產。中國批評這是美國政府將美元「武器化」,不是使美元成為國際流通貨幣,方便國際商貿,而是用作政治工具壓迫其他國家的霸權行為。
本幣結算 購買黃金
第二個大衝擊來自沙特財政部長今年公開宣稱,沙特會開放用其他貨幣出售石油,特別是沙特有25%石油出口中國,計劃用人民幣結算。這明顯是中、沙繞過用美元結算的互利行為,因為沙特正需要用人民幣支付中國為其開展未來新都市計劃的龐大開支。隨之而來是一系列國與國之間的本幣交易,中俄用人民幣,巴西和中國今年用人民幣貿易額可能突破1,500億美元,更有南韓和印尼、印度與俄羅斯用盧比及人民幣。更為各國期待的,是今年8月金磚峰會會否實現去年會議俄羅斯總統普京的預言,今年會成立金磚國家的新貨幣交易體系。
另外,有龐大經濟收益的國家如中國、俄羅斯、土耳其、印度、卡塔爾、烏茲別克斯坦,都在購入黃金,不單止抵銷美元貶值,還為新國際交易貨幣體制樹立一個可能的定價基石,2021至2022年,各國中央銀行在國際市場購入黃金,由450公噸增至1,078公噸。
不過,美元目前還是強勢貨幣,2022年北美貿易美元佔96%,歐洲貿易美元佔23%,亞洲貿易美元佔74%,其餘地區也佔79%。還有,美國2022年入口貨品3.3萬億美元,出口是2.1萬億美元;全球國家現有7.4萬億美元美債,一萬億美元現金,還有大量美元流入購買股票和資產。美國無疑負債嚴重,但債主如中國也擔心美國經濟及美元急速崩潰而血本無歸,並引發全球大衰退,而暫時世界上沒有甚麼貨幣體系可以代替美元的流通性及重要性,美國霸權和美元慢慢走弱,以及最終接受世界多極化,才是世界之福。
柏林自由大學哲學博士 史文鴻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