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國際形勢趨混亂 誰說戰爭不可能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突然訪華,有說背後有大意義。中美兩國會否有戰爭衝突的機會呢?美國仍在支持台獨,突破中國的底線,也積極協助台灣擴充軍備,培訓特種部隊,一切似依2014年烏克蘭的步驟。美國同時也在提升朝鮮半島的緊張氣氛,加強在南韓的核武部署,與北韓對着幹。
這樣的形勢或有戰爭的可能性。一是中國要趕快武統,不讓台灣烏克蘭化。二是美國趁北韓的核武和遠程導彈還在開發,為免北韓借核試來走中國復興之路,威脅日韓,也與中俄成犄角之勢,改變東北亞的武力平衡,美國要先下手為強,找藉口發動對北韓攻擊。這兩種戰爭的可能性,在合理的環境中不會爆發。
中美博弈 波譎雲詭
但是,大國博弈的考慮更為長遠,亦多從大局着眼,未必計較一時一地的得失。國人一般低估美國的戰略,多從其失誤來批評其戰略的低劣。美國在戰略執行時,民主政治會製造出許多低劣錯誤,但民主政治的噪音和一時失敗卻不會令美國的大戰略改變。
美國聯華制俄,用改革打破冷戰格局,以及對付日本、歐盟,在在顯示其戰略的高明。當年美國入侵伊拉克,打亂西亞中東之局,即使收官失敗,卻是以此開啟中東、北非和東歐的顏色革命。如今的烏克蘭戰爭,更是打破了俄德合作的機會,一舉而對俄羅斯與歐盟作致命之擊,美國在幕後扯線指揮,也是高明的策略。雖說烏克蘭戰爭是俄羅斯發動,實質是美國布局引俄羅斯入局。在此之前,即使俄羅斯在2014年後也不預料會有進一步戰爭。
台海與朝鮮的局勢相信亦可作如是觀,《明斯克協議》是美歐欺騙俄羅斯以便作戰爭的預備。基辛格及一眾美國高官訪華不但是溝通,更是阻撓中國在台海與東北亞採取進一步激烈行動與美國對抗。基辛格訪華或許是謀求穩定中國,但美國不會改變對華的立場和態度,唯一變化可能是要求中國不要幫助北韓,是阻止中國經援北韓,抑或要挾中國不要在美國打擊北韓時插手?
不過,假若美國攻擊北韓,中國可坐視不理嗎?美國若真的攻擊北韓,美國在東北亞的戰略便從防守轉為進攻,中國亦不免受其攻擊。中國與其坐以待戰,倒不如與北韓一起先發制人,收回台灣,摧毀美國在東亞的威脅。
在美國霸權衰落、國際形勢大變下,正如烏克蘭戰爭,誰可預料?
研究所所長 陳文鴻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