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拉美有難歐盟閃 重開峰會求發展

歐盟與拉美及加勒比國家共同體峰會,於本月17及18日在歐盟總部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行,這個時隔8年重開的峰會,出現不少不協調問題。
歐盟策動會議重開的目的有三方面,第一是回顧8年來歐盟與拉美國家的關係,對比中國10年的積極努力,根本乏善足陳,如今要迎頭趕上,希望扣緊拉美政治新形勢,建立中、美之外融和拉美的第三極力量。第二是與中國競爭,協助建立拉美的綠色能源發展,爭取發揮歐盟這方面的潛質。第三是希望得到拉美國家支持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及加緊參與制裁。
代理人戰爭帶來災難
拉美國家今次重新參與峰會,一開始就表示對歐盟在新冠疫情期間完全沒有照顧到加勒比海及拉美國家的急切需要感到失望。至於俄烏戰爭問題,古巴、委內瑞拉及尼加拉瓜就公開指摘那是美國及北約策劃的代理人不義之戰,帶來俄烏兩國的災難。而南美大國如巴西、阿根廷,則認為那是歐洲的戰爭,它們會置身事外,更認為戰爭帶來非常負面的全球經濟影響,所以歐盟有責任盡快尋求和平協議。
峰會期間有一些雙邊政治領袖的接觸,德國總理紹爾茨與巴西、阿根廷領導人的接觸過程中受到壓力,要設法扮演積極角色,尋求停戰及和解。而愛爾蘭總理則指俄烏戰爭問題找不到共識就要放棄,而不是強求有譴責的會後宣言。
峰會中最受關注的是如何建立自由貿易協議,特別是巴西、阿根廷、巴拉圭及烏拉圭滿懷希望。不過,當歐盟成員國要求附加環保及綠色能源的條款,南美國家就認為歐盟成員國高高在上地施壓,自己締造了大量地球污染才有今天的發展,卻以此打壓拉美發展中國家,要求放棄現實發展的條件,採用不可行、昂貴的歐盟綠色方案,這將無法走自己的工業化之路,最終只會停留在向先進國家提供農產品及原材料的附庸國。
今次峰會最有前景的是雙方在年底之前簽訂貿易協定,當中最大的得益者是德國,以出口大型機械及設計出口生產設施廠房的德國商業巨頭,已經在歐洲、拉美兩方面游說以及策劃投資方案。而俄羅斯停止放行烏克蘭穀物和肥料,歐盟工業國可以透過增加入口巴西和阿根廷的農產品,使糧食供應緊張問題得到解決。
柏林自由大學哲學博士 史文鴻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