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難民湧英成危機 政府無能坐待斃

雖然難民乘船湧入英國數目今年首5個月是比去年平均下降了20%,但英國內政大臣柏斐文聲言人數仍會增加,因為目前夏天天氣溫暖及晴朗,極適合乘船偷渡到英國。
2016年至今,以各種方式湧入英國及申請政治庇護等候處理的人數高達16.6萬。收容這些人,政府每天要花600萬英鎊酒店費,還有供應他們生活開支,一年高達30億英鎊。不少社區組織已經群起反對,因為這明顯增加其居住、醫療衞生及教育的負擔。政府計劃把他們陸續轉入較少開支的躉船中,但難民當然非常不情願,因為這樣的話,他們活動及找工作的機會更受限制,而衞生及環境亦較差。
盲撐北約 苦果自嘗
英國政府已經計劃收緊申請政治庇護的條款,因為社會上目前最反對政治難民政策的,大部分是保守黨選民。根據目前的民意調查,英國保守黨如今的支持度跌至新低,在正常情況下,下次大選將會全軍覆沒。政府認為,收緊法例會使如今大量湧入的阿富汗、阿爾巴尼亞及烏克蘭人望而卻步,更可減少他們冒險用水路偷渡覆船喪生的風險。不過,英國宗教界對政府修例持反對態度,認為修例不會產生阻嚇作用,反而應加快處理適當遣返的手續。
英國上訴法院早前裁定,政府計劃將非法移民安置到非洲國家盧旺達是非法,因為此舉會使被轉介的非法移民更缺乏安全,這令英國政府更加束手無策。
不過,英國民眾對這個問題的看法非常複雜,首先是傳統右翼民眾譴責政府無能及冷漠,支持俄烏戰爭造成能源危機、高通脹及經濟衰退,首相辛偉誠身為大富豪,對低下階層困苦無感。亦有人批評保守黨根本不敢不依從歐盟的人權法以及美國拜登政府。然而,他們對工黨也不樂觀,他們相信工黨大有機會還是推行較自由主義的移民法。
不過,親工黨的政治經濟專家就指出,今天歐洲出現的難民問題,根本原因就是不少政府愚蠢地追隨美國領導下的北約,在阿富汗、科索沃、利比亞、敍利亞、烏克蘭等國發動戰爭以維獲西方霸權,導致這些國家被摧毀而出現大量難民,以及西方經濟不景。只有放棄軍事手段支配世界,回復和平經濟發展,才可根本解決問題。
柏林自由大學哲學博士 史文鴻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