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歐洲極右冒升 政治社會混亂

歐洲極右的政治力量正在不斷壯大,首先是被標籤為新法西斯的意大利兄弟黨黨領袖梅洛妮於2022年當選成為總理;今年6月,芬蘭極右保守派民族聯合黨領導人奧爾波組成新執政政府;6月德國東部圖林根邦(Thuringia)索納貝格(Sonneberg)選舉中,極右派另類選擇黨首度贏得地區首長位置,最近民意調查中,該黨聲望節節上升,已成為中間偏右的基督教民主聯盟之外的第二大黨。預計7月23日西班牙全國大選右派也會獲勝。
傳媒給極右派的標籤是:極端主義、民粹主義及新法西斯主義。但其實它們各有共同及差異之處。首先歐洲不同國家的極右派,與過去德國納粹及意大利法西斯截然不同,它們並不崇尚法西斯及納粹的政治理念,不反對民主政制、不反對國家憲法及也不崇尚用暴力作政治鬥爭。它們的政治取向也沒有自由主義、社會主義或法西斯主義的意識形態理念體系。它們的訴求是零星的,如反新移民及高通脹。
舊有政黨 岌岌可危
無疑這些右派民粹主義黨派會劃分國家之內與之外,國內地域中的我們及他們(如德東及德西、意大利南部及北部的貧富懸殊),強調歐洲族裔及基督教的根基,反對新移民及回教過度滲入。它們反對過去「舊有黨派」使民主政治淪落到精英及既得利益政客當權,特別是這些既得利益者一方面成立歐盟政府,搶奪了不少國家的政治自主及生活自由(例如移民政策的自由化帶來人民生活的威脅),但另一方面道德上過分接受甚至鼓勵不同性傾向及毒品氾濫。
歐美社會的發展反覆也導致這種反對聲音的興起,本來政府鼓吹全球化,但結果變成極度貧富懸殊,如今又要搞去風險化形成出口呆滯及供應鏈斷裂,加上引發俄烏戰爭帶來能源危機、高通脹、經濟衰退及失業嚴重,使社會廣泛貧窮低下階層對過去的「精英統治」失去信心及耐性,這些極右翼黨派要求人民革掉精英政府,讓新政府幫人民拿回控制權,以挽回經濟、國家人民的傳統價值及凝聚。
它們興起後要面對的問題是它們反對現有的政府及其政策,又能夠拿出甚麼政治牛肉,這是一個巨大課題及實施考驗。不過,不少明智的政經學者就指出,這個政治新潮流反映出西方高度壟斷化的資本主義出了大問題,「舊有政黨」若還狂妄自大不作檢討改革,覆沒及社會動盪是指日可待。
柏林自由大學哲學博士 史文鴻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