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美國沒法開戰 中國拉攏歐盟

中美在台海的戰爭機率應該大減,美國應不會用烏克蘭的模式在短期內引發北京武統。理由有二:一是烏克蘭戰爭不利,美國沒法打敗俄羅斯以騰出身來全力對付中國;二是美國用脫鈎的策略在經濟、科技方面打擊中國,也沒法使中國屈服,反開始感受到中國反制的壓力。美國不會在短期內與中國展開烏克蘭式的衝突,因而對華政策有所修改,也順從美國內部反對脫鈎的要求,不求脫鈎,改為減低風險,也進一步如剛訪華的財政部長耶倫所言要強化溝通,並在氣候問題等進行合作。
中美關係雖沒真的在風雨之後出現彩虹,至少台海戰爭的機會減少,中美乃至全球將會有一段時間可以安心發展。不過,美國仍會在軍事(如北約進入東亞)和經貿科技領域對華作出攻勢,製造條件,為下一步中美衝突作準備。中國不應因美國的態度和緩而受騙,應與美國一樣,趁這段時間加快做好今後衝突的防禦和應對的政策措施。
精準反制 迎頭痛擊
中國對付美國,看來主要是反制,用精準的反制,如計劃限制鎵、鍺半導體原材料的出口來對抗美國及西方限制半導體及製造設備輸華。理由是美國兩黨和全國精英已有針對中國的共識,中國很難在它們中間製造分化,只能迎頭痛擊,使其中部分知難而退。
中國分化的重心便主要放在歐盟,特別是在烏克蘭戰爭中受創最大,也對烏戰有最大保留的德法等國。因此,當德法提出歐盟要組軍和擴建國防工業,不能依靠北約的美軍,中國軍方便派團訪問。此前,德法領導人帶企業團訪華,中國熱情招待,努力促成它們在華投資和科技合作。英國企業家訪華,習近平更親自接見,刻意拉攏他們作投資和經貿合作。此外,在匈牙利大舉投資汽車業等,都是以經貿促政。至於邀請德國反對黨訪華更是在歐盟政黨內部進行統戰,爭取歐盟中不願跟從美國反俄反中的政治力量。
歐盟不是鐵板一塊,因烏戰的消耗和拖延難決,使歐洲政府與民眾開始質疑為美國而戰的意義。德法為首的歐盟近年尋求自主,尤其是德國傳統有尋求與俄羅斯和平共存,甚或如東西德統一之例,用經濟合作拉攏改變俄羅斯,追求歐洲的安全和融合。在烏戰愈來愈變成韓戰後期的僵持,中國應大有滲透歐盟分化北約的機會和條件。
研究所所長 陳文鴻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