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鳥也會離婚 分居濫交成主因

鳥類遷徙時間可能因此出現更多變數,或會導致離婚率增加。(Getty Images圖片) 鳥類遷徙時間可能因此出現更多變數,或會導致離婚率增加。(Getty Images圖片)
鳥類遷徙時間可能因此出現更多變數,或會導致離婚率增加。(Getty Images圖片)
【本報綜合報道】此前有研究認為,逾九成鳥類實行一夫一妻制,而中國及德國科學團隊最新研究發現,該些鳥類其實也會「離婚」,即使元配在世也會尋找新的伴侶;而導致離婚的兩個關鍵因素,竟和人類甚為相似,就是與伴侶長期分開,以及雄鳥濫交。有關研究已於周三刊登英國《皇家學會學報B》上。
雄性出軌較有關連
科學團隊研究了232種鳥類,發現鴴、燕子及黃鸝等雄性濫交率和離婚率同時較高;海燕、雁和天鵝等雄性濫交率和離婚率同時較低,換句話說,雄鳥濫交率高與離婚率高有關連,團隊也發現,雌鳥濫交率高卻不影響離婚率。團隊解釋,這是因為雄鳥一旦濫交,就會將注意力和資源分散在多隻雌鳥身上,導致其作為伴侶的吸引力下降,而引致離婚;但另一方面,雌鳥濫交的話,誰是雛鳥的父親就不確定,這反而或會導致雄鳥更多參與養育雛鳥。
此外,團隊也發現,遷徙距離長的鳥類,離婚率也較高。研究員稱,長途遷徙後,鳥兒夫婦或會一先一後到達目的地,早到的就可能會與其他鳥兒交配,因而導致離婚;另外,長途遷徙時鳥兒也可能會與伴侶走散,而導致離婚。研究員指,鳥類走散後離婚,可隨即就另行配對繁殖,對繁衍後代而言是好事。另有學者認為,隨氣候變化加劇,鳥類遷徙時間可能因此出現更多變數,或會導致離婚率增加。
天鵝屬於離婚率較低的鳥類。(Getty Images圖片)天鵝屬於離婚率較低的鳥類。(Getty Images圖片)
天鵝屬於離婚率較低的鳥類。(Getty Images圖片)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