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耶倫抵京 冀緩解分歧

伯恩斯(左)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歡迎耶倫(右)。 伯恩斯(左)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歡迎耶倫(右)。
伯恩斯(左)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歡迎耶倫(右)。
反對懲罰措施准入壁壘 重申不支持脫鈎
美國財政部長耶倫上任後首次訪問中國,她昨日下午乘坐專機抵達北京展開一連4日行程,預料周日離開。《紐約時報》形容,耶倫試圖緩解中美多年來不斷加劇的互不信任,訪華是她迄今在經濟外交層面面臨的最具挑戰考驗。
耶倫是繼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上月18日至19日訪問中國後,第二位訪華的拜登政府內閣官員,中國財政部國際經濟關係司司長楊英明、美國駐中國大使伯恩斯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低調迎接她。英國傳媒引述美國高級官員報道,耶倫今日將與前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會面,然後由國務院總理李強接見。
她此行主要針對中國的不公平做法,包括對美國企業的懲罰措施及市場准入壁壘,但重申不支持中美經濟脫鈎。
低調迎接 學者不睇好成果
耶倫辦公室表示,耶倫抵達北京後將與中國高級官員會面。此前,美國財政部指她訪華期間,與中國高級官員討論多項宏觀與金融議題,包括兩國如何負責任管控雙邊關係、針對關注領域的直接溝通、共同應對全球挑戰。中方尚未公布訪問議程。
智庫中國與全球化中心主席王輝耀談到,愈來愈多中國企業受到美國制裁。他不認為耶倫不受歡迎,但中方不能夠吞下所有毒丸並繼續露出微笑。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執行院長朱鋒指,美國打壓、遏制中國的基本政策成形,中美經貿關係尤其是美方在經濟和科技領域對華打壓,不會因為耶倫的一次訪問而出現根本性的調整。
另一方面,中國商務部和海關總署周一公告,今年8月1日起對稀有金屬鎵、鍺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美國商務部周三發表聲明,指美方對此堅決反對,將與夥伴和盟友商討事件,又稱中方的行動反映多樣化供應鏈的需要。
美反對華限稀有金屬出口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束珏婷昨日表示,對鎵及鍺等半導體重要原材料實施出口管制前,透過中美、中歐出口管制對話渠道對外通報;又稱這是國際通行做法,並非禁止出口,也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亦為確保鎵、鍺用於合法用途。對於美國考慮對晶片實施新的出口限制,束玨婷稱美方加強打壓中國半導體產業,最終將反噬自身。
美國傳媒昨引述消息報道,美國總統氣候特使克里本月較後時間將訪問中國,預料與中方官員探討應對氣候變化等議題,有待美中兩國公布確實日子。消息人士相信,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11月舉行,克里此行或有助大會取得奠定更多進展基礎。本報綜合報道
耶倫訪華前,中國商務部宣布對鎵、鍺實施出口管制。耶倫訪華前,中國商務部宣布對鎵、鍺實施出口管制。
耶倫訪華前,中國商務部宣布對鎵、鍺實施出口管制。
中國商務部指要確保鎵、鍺用於合法用途。(中新社圖片)中國商務部指要確保鎵、鍺用於合法用途。(中新社圖片)
中國商務部指要確保鎵、鍺用於合法用途。(中新社圖片)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