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謀求威懾中俄 美霸更陷孤立

國與國博弈若無法透過經濟籠絡及綏靖政策成就,最後的手段只有是「威懾」(Deterrence)或「圍堵」(Containment),這正是美霸權主義對中國及俄羅斯策略。
威懾及圍堵是透過建立對競爭對手足夠的軍事或生存發展的威脅,以懾服對手,使其在經濟及軍事上承受到威脅,被懾服的對手無法達到理想中的發展目標,因為無法承受要付出的代價。但這只會引發雙方敵意升級及軍備競爭,加強戰爭威脅。
雙重標準 破壞穩定
由於美國自蘇聯解體後一直在經濟方面勾結俄羅斯經濟寡頭,控制及侵吞俄羅斯社會企業和財富,迫使普京反撲打擊寡頭,美俄之間的博弈無法達成任何經濟合作,只能透過綏靖政策及威懾方式如北約擴張來圍堵,俄羅斯反威懾就透過強大核武、車臣及格魯吉亞戰爭、拉攏土耳其及伊朗來抗拒美國的威脅。至於中美博弈就因為美國對中國龐大的工業及消費品需求,如今在敵意加強下,美方透過經濟制裁、長遠供應鏈脫鈎及軍備競爭來威懾。
美國稱霸強調它是建立了「基於規則的世界秩序」帶來全球穩定,但最大問題那是以維護霸權及保障美國自己切身利益而訂立的,美國更可以單方面改變。例如2014年俄羅斯策動克里米亞回歸,烏東獨立運動熾烈,使烏克蘭政府失去重大收益而面臨破產,當時美政府敦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更改不容許瀕臨破產及在戰爭狀態國家借貸的條款,給予烏克蘭貸款,目的是可支持烏克蘭威脅俄羅斯,反而使歐俄及世界更不穩定。
德國經濟學及政論家馬克斯‧歐特(Max Otte)就提出,世界有三大可能發展趨勢,第一目前最有可能是中、美各成一極,歐盟更深陷為美國的附庸,特別是波蘭會成為美政府的歐洲新橋頭堡配合烏克蘭對付俄羅斯。另外一個可能性是中美博弈至一國獲勝,建立霸權的穩定,但這需要那個霸權建立相對合理的規範,以爭取各國支持。最後是多極世界觀,正如政治分析家湯馬斯‧佛里曼(Thomas Friedman)的分析,美霸權主義政府軍事支持以色列及遜尼派極端的伊斯蘭國勢力,在中東失去公信,遭受俄羅斯及伊朗挑戰,反而使中國一帶一路的發展更受歡迎;金磚國的發展也使世界更多元化,歐洲因此被吸引漸脫離美霸權控制而趨向更大自主。
柏林自由大學哲學博士 史文鴻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