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華《反間諜法》勒紅線 美聲稱企業陷風險

中美諜戰涉及政治、軍事、經濟、科技等領域;圖為有大量外國企業落戶的上海市。 中美諜戰涉及政治、軍事、經濟、科技等領域;圖為有大量外國企業落戶的上海市。
中美諜戰涉及政治、軍事、經濟、科技等領域;圖為有大量外國企業落戶的上海市。
增針對第三國舉動涵蓋網攻 擴行政執法權
中美諜戰近年愈演愈烈,涉及政治、軍事、經濟、科技等領域。中國昨天起實施新版《反間諜法》,擴大間諜行為的定義,引發外界疑慮。美國國家反情報與安全中心在該法實施前一天警告,新法旨在保護中國國家安全機密,為北京提供取得及控制在華美國企業資訊的更多法律依據,在華美國企業面臨風險。
《反間諜法》今年4月26日修訂通過,它列出六大間諜行為,最為人注目是「投靠間諜組織及其代理人」及「實施針對國家機關、涉密單位或者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等的網絡攻擊、侵入、干擾、控制、破壞等活動」;又把竊密對象範圍擴大至「其他關係國家安全和利益的文件、數據、資料、物品」,增加針對第三國的間諜行為。
新法也對「安全防範」設立專章規定,明確「國家機關、人民團體、企業事業組織和其他社會組織承擔本單位反間諜安全防範工作的主體責任」。它同時提出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組織開展反間諜安全防範宣傳教育,把反間諜安全防範知識納入教育、培訓、普法宣傳內容,增強全民反間諜安全防範意識和國家安全素養。
協助制裁中國 美企或遭刑罰
此外,新法修訂反間諜調查處置的措施,增加反間諜的行政執法職權,增加查閱調取數據、傳喚、查詢財產信息、禁止出入境等行政執法權。此外,它加強網絡安全風險等的通報和處置措施,設立對國家秘密、情報的鑑定評估機制,增加「行刑銜接」規定。發現間諜行為涉嫌犯罪的,應當依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立案偵查。
美國國家反情報與安全中心上周五表示,《反間諜法》修訂後對國家安全機密的定義模糊,相信中國採取一種廣泛的觀點,把企業正常業務的部分資訊亦當作為國家安全機密;北京可能因傳統商業活動,指控美國企業和個人從事間諜活動或協助外國制裁中國,美國企業因此面臨刑罰。美國國務院指新法將大幅擴大中國認定的間諜活動範圍,美方會持續就中方的人權和法治問題發聲,並推動向中國的打壓行為追責。除了美國外,數個國家的外交官在法律修訂前提醒在華本國公民保持警惕。
北京重申 一貫堅持法治原則
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發言人回應指,中方有權透過國內立法保護國家安全,將繼續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向各國企業提供更以法律為本和國際化的商業環境。中國外交部重申,強調這是各國的通行做法;中國將一如既往堅持法治原則,依法規範執法,依法保護個人和組織的合法權益。不少在華營運的外國企業憂慮,今後查找和儲存中國統計資料方面會有困難,或限制外國記者的採訪活動。中國外交部表示,把《反間諜法》與外國記者的採訪活動相關聯是沒有必要,中方一貫歡迎各國媒體和記者依法依規在中國從事採訪報道工作,並為他們提供便利和協助,只要是依法依規合法合規,就沒有甚麼可擔心的。本報綜合報道
中國實施新版《反間諜法》,擴大間諜行為的定義。(Getty Images圖片)中國實施新版《反間諜法》,擴大間諜行為的定義。(Getty Images圖片)
中國實施新版《反間諜法》,擴大間諜行為的定義。(Getty Images圖片)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