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不是大國角力 卻是種族仇恨

去年開始,科索沃在北部塞爾維亞人聚居的自治共和國出現,阿爾巴尼亞人為主的科索沃政府與當地塞族衝突,駐當地的北約維和部隊偏幫政府鎮壓塞族,形勢一直緊張。今年4月地方選舉,塞族杯葛,投票率不足4%。結果讓阿爾巴尼亞裔奪得所有市政府的控制權,塞裔反抗再起,但科索沃員警特別部隊進駐維護新市政府。
今年5月,塞爾維亞發生兩宗槍殺案件,反對派政黨借勢舉行全國大示威,要求政府和總統引咎下台。連續8個星期的示威,引致警民衝突,首都混亂。
這兩個事件都可能解釋為美國北約的陰謀,因美國北約一直視塞爾維亞政府為眼中釘。一是與俄羅斯關係良好;二是美國北約在瓦解南斯拉夫後,還想把堅持南斯拉夫政治傳統的塞爾維亞改朝換代;三是科索沃乃歐美瓦解南斯拉夫、打擊塞爾維亞的藉口。但除塞爾維亞、中俄不承認科索沃2008年的獨立,還有西班牙、希臘、羅馬尼亞、斯洛文尼亞、塞浦路斯等國不承認。在巴爾幹半島和南歐,科索沃與塞爾維亞的爭執正妨害歐美在當地的政治重組。
美國歐盟 製造矛盾
四是塞中關係進展極快,中國的經濟影響大,在東南歐的勢力擴張亦以塞爾維亞為中心,南連希臘,形成巴爾幹絲路,北聯匈牙利,有助匈牙利在歐盟內部搗蛋。以科索沃北部動亂可清洗當地塞族,用貝爾格萊德反對黨的示威,可推翻不聽話且親中俄的政權,把2007年宣布的政治中立(主要針對歐美)改變,納入北約體系之內,完成東歐的完全政治轉變,這似乎是合理的政治解釋。
可是,歐盟用政治懲罰來迫使科索沃在北部塞族自治共和國重新選舉,不容現有不足4%選民投票選出的政府繼續。美國亦因此事把科索沃排除原定的北約聯合演習外,反與塞軍在科索沃邊境進行聯合演習。這些舉動似乎都不是歐美在針對塞爾維亞。或可說塞爾維亞剛請求中國介入與科索沃的爭議。歐美受制於烏克蘭戰爭,或許不欲再生枝節,與中國衝突,傷害中國的鐵桿兄弟塞爾維亞。也或許今天塞爾維亞與科索沃的衝突和國內示威動亂不是大國角力原因,而是阿爾巴尼亞與塞爾維亞種族之間的矛盾。最終原因是美國歐盟在原南斯拉夫國家製造種族仇恨,以此瓦解南斯拉夫幾十年的政治社會整合。
研究所所長 陳文鴻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