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國際合縱連橫 中歐美印爭持

現時國際政治的主調是合縱連橫,主因是美國霸權勢力減弱,不能像蘇聯瓦解那時,號令天下,無法抑制中國與俄羅斯的復興,重返冷戰的格局,且新冷戰比舊冷戰更沒那樣壁壘分明,合縱連橫之術大派用場。
表面上,美國把持七國集團(G7),又在全球廣設軍事基地,駐有重兵,實力強橫。可是若沒有戰爭,美國未必可以劫持各國。
美國方面,盎格魯撒克遜是核心,主要是英、美和加拿大、澳洲,但真正有力的,是美國的戰敗國歐洲與日本。作為戰敗國,肯定不會歸心美國,美國也靠駐軍鎮壓,因此,一旦美國侵犯歐日利益太深,或歐日勢力擴張,它們都未必會甘心順從美國。美國最有效駕馭它們的方法,是借戰爭,用戰時指揮權篡奪它們的主權。美國陣營中,歐日最為不穩。
構築新冷戰陣營體系
上世紀70年代毛澤東提出三個世界論,中國着手爭取第二世界的歐洲與日本,效果頗為顯著。正是這樣的戰略思維,在美國用新冷戰壓迫中國時,中國亦全力拉攏歐盟,尤以德、法為主。最近,中國拒與美國高層會面,卻與德法頻頻互動。總理李強訪德法更簽署多個合作協議,打破美國的封殺中國措施。日本現政府正企圖重建軍備,擴展軍事範圍,與中國難有友好的互動。可是中國還留有一手,仍對日本商界與民間統戰。
至於美國,以往是聯華制蘇、制日,今天是聯日制華,更進一步拉攏印度來對付中國。印度正在崛起,謀求大國形象與影響,也因與中國的邊境矛盾,樂於向美國靠攏,且有印裔在英美政治精英系統內的援引。李強訪問德法,印度總理莫迪訪問美國,中美都是合縱連橫,遠交近攻,重劃友好圈子,構築新冷戰的陣營體系。美國方面,歐盟未必可靠,烏克蘭戰爭用作消耗歐盟、束縛歐盟,但戰爭拉鋸,美國難以迫使歐盟繼續為美國犧牲。但在東亞,日本、澳洲已成可靠盟友,添上菲律賓,若能加上印度,對中國的圍堵更為有效。中國可爭取歐盟,卻不易與印度化敵為友。上海合作組織、金磚組織都不足以使印度變為友好的合作夥伴,美國正趁機使印度變成它的對華棋子。
歐印可算是中美的第二世界,中國還有俄羅斯的支持。合縱連橫,且看中美哪個更為厲害。不過,在第二世界外還有第三世界,中俄似佔先機。
研究所所長 陳文鴻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