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烏戰成軍備競賽 武器走私促動亂

烏克蘭戰爭由於涉及全球兩個最大的軍事強國,戰爭拖延,不單止消耗武器庫存,更促成大規模的武器生產和新武器研發,實際構成了兩大國的軍備競賽。美國控制北約、日本、南韓,它的軍備競賽便包括它們。俄羅斯雖無蘇聯時期的聲勢,但仍可與美國的敵人伊朗、北韓,以及中國,在武器發展、生產與貿易形成一定的合作關係。這些國家面對美國的武力和經濟脅迫,為防美國武力侵擊,也會趁烏克蘭戰爭暴露出來戰爭演變的新形態,加強武備,研發新武器。
而在兩大陣營以外,正因為美國霸權衰落,身陷與俄羅斯、中國的競爭之中,無暇兼顧,其他新興國家便可趁機擴大武備,在區域上,以強大的武力作為後盾,競爭影響。於是,烏戰便似打開潘朵拉盒子,把軍備競賽和由此而起的種種變化(包括武器走私)釋放出來,天下可能因此大亂。
流入非法軍火市場
最明顯的證據,是北約輸往烏克蘭的大量武器,不少從各種渠道流入國際非法的軍火市場,且科技升級,殺傷力大增,走私的武器也愈趨先進。烏戰不停,北約輸往的軍火源源不絕,由此非法轉賣至其他國家的也源源不絕。
兩大陣營的軍備競賽與在烏克蘭戰場上的比試,便引發其他國家的軍備競賽,以及國際上軍火供應大大放開和氾濫。有了大量的非法武器,各國地方上的動亂以及跨國的恐怖主義勢力,怎會不使用這些武器,把衝突升級?美俄糾纏不止,無力在國際上調解、維和和反恐怖主義,反而會製造新動亂,以打擊對方在烏戰中的能力,美國當會濫用顏色革命。在烏克蘭戰場外,美俄要作各種角力,兩國武備競賽之下,用作任何用途的各種武器供應更為充裕。這不單止烏戰可有第二戰場的發展,且動亂在世界上會遍地開花。烏戰若不能有好的結局,世界可能便進入動亂的階段。
於是原有的動亂熱點或可能發生之地,例如北韓、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南高加索、伊朗、以色列、巴勒斯坦、巴爾幹半島、蘇丹、剛果等,都難以安穩。即使美國以及現時安穩的地區,亦會因伊斯蘭教極端主義組織、歐美新納粹主義分子爆發出動亂、衝突以至內戰,天下之亂會此起彼落。
若美國烏戰失敗,它的軍備更會散播全球,形勢更亂,怎樣收拾呢?
研究所所長 陳文鴻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