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幹細胞合成人類胚胎模型 惹爭議

【本報綜合報道】英國劍橋大學和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科學家近日成功利用幹細胞合成類似於人類胚胎的模型,毋須使用卵子和精子。
英美學府合研 無心腦雛形
惟這項突破性進展超出全球多國現行法律規管範圍,引發嚴肅的倫理和法律問題討論。
學者澤尼卡-戈茨(Magdalena Zernicka-Goetz)周三在美國波士頓舉行的國際幹細胞研究學會年會介紹有關進展,人類胚胎模型包含後續形成胎盤、卵黃囊、胚胎的細胞,但沒有跳動的心臟或大腦雛形,它能夠幫助研究人類早期發育、遺傳疾病影響和流產,突破目前科學家只能夠在實驗室培養人類胚胎至第14天的法律限制。
多國科學家已經着手起草自願指導方針,規管合成人類胚胎應用,但要把人類胚胎模型培養成生物,技術上仍然存在關鍵問題。
過往利用幹細胞小鼠和猴子合成胚胎模型,植入相應動物子宮後均未能夠繼續發育,原因尚不清楚;加上把合成胚胎植入人類子宮屬非法,因此胚胎模型短期內沒有臨床應用的前景。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