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烏克蘭大反攻 是勝是敗是和?

烏克蘭剛開始的大反攻,是集合美國與北約大量先進武器,進行一段時間在烏克蘭和北約其他國家密集的部隊訓練,積累幾個月才發動的,代表着烏克蘭與北約的巨大戰爭投入。對烏克蘭來說,可能是最後一戰,因為軍力已近乎用盡,戰敗的話,難以再動員這樣龐大的部隊力量。
此外,烏克蘭這次反攻,肯定會有大量有生力量被消滅,今次戰敗的話,未必可以有軍力防禦現有控制區,更遑論組織另一次反攻。而且今次反攻失敗,大量北約投入的先進武器被毀,發揮不到反攻前媒體吹捧的戰場作用,一是證明單是武器不足以扭轉戰場形勢;二是烏軍的作戰能力會受到懷疑。這樣的話,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便難以從美國和北約各國爭取更多的新軍援經援,美國與北約對烏軍可能再不存厚望。澤連斯基政府和烏軍領導層甚至會被美國勒令改組,美國將加強直接的控制。
戰局僵持才有望和談
烏軍若反攻失敗,將難以再戰。可是北約並沒有敗,財力、軍力和武器還在,會否因此使戰爭由烏軍主導轉變為北約直接出兵,像韓戰、越戰那樣,以北約軍隊替代,美軍為主組聯合軍隊,帶領殘餘烏軍進攻俄佔區,以至俄境內城市?關鍵因素是美國不願戰敗而讓俄羅斯得逞,也不願停火談判,堅持戰爭,烏軍不成,美國與北約便要赤膊上陣,需要的不過是美國慣用的謊言或假證據,例如戰爭罪行、核電站危機、人道災難等等,美國從來不會理會這些藉口是怎樣虛假,在國際上有多少說服力。烏軍反攻失敗,北約出兵,或許可避開俄美的核戰,但屆時若俄軍戰敗,核戰機會仍在。
另一可能性是烏克蘭反攻,俄軍敗退,但除非俄軍崩潰,否則的話,俄羅斯會動員更多的軍隊投入,戰事會成拉鋸戰。也可能戰場不再限於烏東南俄佔區,會伸延至烏克蘭其他地區,以至俄烏其他邊境。只要俄羅斯不敗,核戰的機會會減少;也只要烏軍堅持,北約也不會公開出兵,不致演變成北約與俄羅斯的全面大戰。這正符合美國多數利益的企圖,或許這亦是歐盟、俄羅斯、中國等的願望。只有僵持,才可有停戰和談的機會,即使美國不願,拖下去不能扭轉戰場形勢的話,它亦難以抗拒談判。
俄羅斯戰敗或北約戰敗,都不會帶來和談,爆發大戰或核戰的機會便不能消除,希望雙方都不勝不敗。
研究所所長 陳文鴻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