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神經再生研究 中美專家爭論

【本報綜合報道】英國科學雜誌《自然》在旗下欄目近日刊登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研究團隊與中國西湖大學講席教授付向東團隊的學術爭論,關注「神經再生」研究真實性。內地傳媒上周六報道,文章顯示中美專家在膠質細胞——神經元轉分化領域,依然存在懸而未決的爭議。
爭論起源於當時還在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的付向東團隊,2020年6月發表於《自然》的一篇封面論文,指在星形膠質細胞中敲低Ptbp1可以在柏金遜症小鼠模型中誘導產生新的多巴胺功能性神經元,重建受損的神經環路,並有效治療柏金遜症相關的運動障礙。相關結論被美方反駁,並指付向東團隊的研究結論可能是在一些神經元表達洩露的小鼠上獲得,這些小鼠在實驗開始前應該被剔除,付向東團隊在實驗中缺乏必要的變量控制。
資料顯示,付向東1982年畢業於武漢大學,並獲得病毒學學士學位,1992年加入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細胞與分子醫學系,歷任助理教授、副教授、正教授和傑出教授。今年1月,付向東從該校離職,回國加盟西湖大學。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