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華揭首代恒星存在證據

PISN真實存在,圖為構想圖。 PISN真實存在,圖為構想圖。
PISN真實存在,圖為構想圖。
達260倍太陽質量 化學豐度符合理論
宇宙仍有不少未解之謎,包括在它誕生之初是否存在第一代超大質量恒星等。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趙剛研究員帶領國際團隊,早前率先在銀暈恒星中發現第一代超大質量恒星演化後,坍縮形成「對不穩定超新星」(PISN)存在化學證據,證實上述超新星源自一顆質量高達260倍太陽質量首代恒星。有關研究前日已刊在英國科學雜誌《自然》。
透過結合中國郭守敬望遠鏡(LAMOST)低解像度光譜及日本昴星團望遠鏡高解像度光譜數據,研究團隊發現一顆化學豐度極為特殊的恒星「J1010+2358」。它具有目前已知最低鈉含量之餘,基本不含鍶、鋇等中子俘獲元素,即代表幾乎未受中子俘獲過程影響,根本無法透過核坍縮超新星理論模型解釋,卻與PISN理論計算結果高度脗合,從而證實PISN真實存在。
助研元素起源及恒星形成
趙剛解釋,上述研究成功從觀測層面證實第一代恒星質量可以達到數百倍太陽質量,同時揭示PISN在宇宙早期化學增豐過程中的貢獻,這些發現將對研究元素起源、宇宙早期恒星形成及星系化學演化等方面產生深遠影響。本報綜合報道
位於河北興隆的郭守敬望遠鏡。位於河北興隆的郭守敬望遠鏡。
位於河北興隆的郭守敬望遠鏡。
趙  剛趙  剛
趙 剛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